中国烹饪能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吗
当然可以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了。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遗产包括建筑,艺术品,实物等。比如敦煌文物,云冈石窟,故宫,大运河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比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比如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江永女书,苏绣等。
中国的烹饪技术精妙绝伦,形式多样,有煎、炸、烧、煮、烩、焖、炒、拌等。与之不同的食材形成八大菜系,以及各地多种多样,具有独家工艺的特色小吃。
如果申遗,那得结合具体菜名,挖掘它独特的工艺和历史文化内涵。比如韩国把泡菜申遗,日本把什锦饭申遗。
我们可以把北方的水饺申遗。它的历史悠久,外形美丽,馅料素材丰富,在春节,端午,冬至,结婚,生日,庆祝……等很多重大民俗活动里少不了它。
既然是文化遗产,首先要肯定是历史遗存,中国烹饪享誉全球,何来遗产二字?
中华烹饪内容丰富精深,自成一派,根本没有必要成为什么世界文化遗产,真成了遗产才是中华的悲哀!
明天就是腊八了你们那都有什么习俗吗?除了喝腊八粥
腊八节的来历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按照老传统,这一天人们总要食“腊八粥”以庆丰收。这种习俗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
“腊八节”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是腊日说。据考证,自周代开始,我们的祖先都要在每年冬来春初、新旧交替的十二月進行腊祭活动,用打猎获得的禽兽作为祭品祭祀天地。当时“猎”和“腊”两个字还没分开。古书上解释说:腊者,猎也。故腊就成了十二月的祭名,后遂把十二日称为“腊月”。進行腊祭活动的那一天叫“腊日”。
腊祭活动不是腊月的每一天都能進行的。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戍日为“腊日”。《说文-肉部》说:“腊:冬至后三戍,腊祭百神”后改为十二月初八,宗檩《荆楚岁时记》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古时候大家统一在腊月初八搞祭祀天地的活动,可以想见是很热闹的。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说的就是腊八祭祀遇上了好天气。
古代腊祭还搞一种“击鼓活动”。据史书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就流传着“腊鼓鸣,春草生”的民谚。腊日击鼓很有趣。击鼓人戴着胡头,扮作金刚力士,奋力击细腰鼓,叫做“击腊鼓”。现在,过腊八节击腊鼓的习俗不存了,欢庆丰收的习俗却还保留着。
二是佛教日说。这是目前汉族地区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相传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主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佛寺日卡常于该日举行诵经活动,并效法佛主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取香谷及果实造粥供佛,名曰“腊八粥”。后演变成一种民间习俗,腊日初八吃“腊八粥”以庆丰收,直到现在,这一习俗还保留着。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称腊八。腊八节又称“腊八祭”、“腊日祭”,是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的曰子,也是佛成道节。相传腊月初八这天正是佛祖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日子。在民间有歌谣称:“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过年开始的标志。
(一)祭祀
腊八这天,人们会祭祀神农和后稷等神灵,祭祀祖宗,祈求丰收,并驱除疫鬼,以祈求平安!唐末加入了拜佛。
(二)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最早始于宋,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腊八粥里有大米、小米、糯米、薏米等谷物,也有红豆、绿豆、芸豆等豆类,还有红枣,桂圆,莲子等干果。也有地方会加入萝卜等蔬菜。腊八粥有补养脾胃之效,乃冬令佳品。清朝时,食腊八粥的习俗尤胜。从皇宫、官府、寺庙到百姓,都会熬煮腊八粥。《红楼梦》第十九回曾提到过腊八粥,沈从文也写过名为《腊八粥》的文章。杭州人认为,能吃到灵隐寺的腊八粥才算真过了腊八节。腊八粥已如选“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
腊八蒜
北方很多地区会在腊八这天泡腊八蒜。将紫皮蒜剥皮后,泡入装有米醋的密封罐里,放阴凉处。腊八蒜色如翡翠,广受欢迎。
腊八豆腐
在安徽黟县,要晒制腊八豆腐。把豆腐抹上盐后风干,可三月不坏,是待客佳品。
麦仁饭
在青海地区要吃麦仁饭。相传佛祖在深山苦修六年,以致瘦骨嶙峋。有牧羊女献上乳糜,香谷,果实煮粥贡佛。佛祖食后得道。后来麦仁粥慢慢演变为麦仁饭。
吃冰
1)早早起来熬腊八粥,晚上把八种豆类,小米,高粮米,大米,花生,红枣,核桃仁,冰糖等等泡上,早晨起来小火熬两个小时,七点钟就熬好了,配上小菜喝粥。
2)头天晚上把大蒜头剥掉皮,清洗干净,凉干水,玻璃瓶洗干净无油无水,第二天早晨把腊八蒜泡上。
3)从腊八开始就该收实房间了,搞卫生,洗床单被套,窗帘,擦门擦窗户,把柜子收实一下,不要的东西打包,把柜子腾一下。
4)准备给亲戚朋友的过年礼物
5)准备自家的过年东西。
6)最后贴春联,三十晚上包饺子。
明天就是腊八,各地都有什么习俗?
谢谢邀请,回答:
腊八节,这天,我们这里一共有三项年味;
第一做腊八粥,主要原料,黄米,大枣,芸豆,白糖,加适量水。
做出来的腊八粥,相濡可口,甘甜细腻,是暖胃养生的上好佳品。
第二,清扫卫生日,过腊八往后,卫生扫除,就不用看吉日,哪一天都好,这是接新年该做的大事。寓意是,扫除晦气,迎接生生之气,来年发福生财,明媚成祥。
第三,赶早,腊八节这天什么都要赶早。古人说;【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高粱先红尖。】【谁家水缸满,谁家地增产。】所以老一辈,在腊八节这天半夜,甚至于前半夜就起来烧火做腊八粥,是为了让自己的地丰产,早早的烟囱冒上烟。
男的在半夜就起来挑水,把水缸担满水,这都是古时候的陈年陋习,现在基本没人信这个了。
如果哪家有上岁数的老人们,他们在腊八节这天还会念叨上句,你们应该怎么怎么做,才能过上好日子,你说这真能灵验吗?
谢谢大家!
收起
🍃🌿🌲🎄🌴🐫
明天就是腊八了,人们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东北习俗是,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有很多食材,主要是大黄米加点饭豆,放在大锅里煮,煮到一定程度,好了就进行吃了,还有一种是八宝粥,食材:大米、花生、绿豆、红豆、莲子等。 辅料有红枣、桂圆、山药、百合,枸杞子、薏米、小米、等。一般用到以上这些食材,但是由于地域差异,各地区腊八粥的选材是不同的。也有的根据不同的食材来做粥。这就是东北人过腊八粥所吃的腊八粥。
除了喝腊八粥之外,还有以下习俗:
1. 吃腊八面。
陕西有些地区人们煮面敬神,叫“腊八面”。敬神之后,家家户户都要吃碗热气腾腾、四溢飘香的腊八面。
2.吃腊八蒜。
中国北方地区这一天会吃腊八蒜。
3.起早。
腊八节这天什么都要起早,要赶早,为的是抢个好彩头。老一辈甚至半夜就起来,烧火熬腊八粥,是为了让烟囱早冒烟,让自己庄稼丰收,自家能发财。
4.祭祖敬神。
腊八这天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祈求先人庇护与神灵保佑。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来祭祀祖先。
5. 逐疫迎春。
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即傩, 特别是古楚国巫术盛行,以巫治病。现在江西南部等地区仍有傩戏,人们戴恐怖面具,击鼓来驱鬼避疫,迎接新春。
6. 纪念佛祖悟道。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农历三月三是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日是中国传统情人节。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三月三相传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轩辕说法。农历三月三期间,民间有踏春、交友、宴宾、祭祀、欢庆、农耕的传统习俗。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汉民族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又称女儿节。“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你好,农历三月三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上巳节”,又称“三月三节”、“三月节”、“三月会”、“三月婚礼节”等。这一节日与祭祀祖先、消灾祈福、婚嫁等有关,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祭祀仪式、游春踏青、放风筝、舞龙舞狮、赛龙舟、涂彩等活动。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上巳节”。上巳节又称“三月三”、“上巳日”、“祭巳节”、“踏青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上巳节源自古代巫师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百姓庆祝春天的节日。据传说,上巳节是为了祭祀巫山之祖——黄帝的女儿巫娥,以及祈求神灵保佑人们平安、健康、幸福。上巳节的活动包括祭祀、踏青、打马球、荡秋千等,这些活动都寓意着祈求吉祥如意,消灾避祸,祈求好运。
在现代,上巳节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一起踏青、玩耍,增进感情,感受春天的气息。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传统的祭龙节。
因为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权威和力量,所以民间便发展出了祭龙节的传统。
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进行各种祭祀活动,比如说放龙船、扯旗、燃放香火等等。
这些祭祀活动旨在祈求龙神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同时表达出对权威和力量的敬仰之情。
农历三月三不仅是中国传统的祭龙节,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许多地方还会有其他的庆祝活动,比如说赏花、踏青、祭祖等等。
无论是祭龙节还是其他的庆祝活动,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传承。
农历三月三是我国传统民族节日
确定为地方性法定节假日
今年“壮族三月三”
广西放假3天,糯米饭要吃五色的,衣服要穿绚丽的,山歌要越唱越响亮,广西各地这几天,成了欢乐的海洋
针对韩国教授发起去除春节英译中的Chinese你怎么看
对于Chinese New Year这个称呼,并非只有这个韩国教授,或者韩国人有意见,也不是近年才有争议。韩裔、越裔、菲裔等人经常抗议,建议改为Lunar New Year。
如今国外的政客、明星、媒体都不敢用了。如果说了Chinese New Year,韩越菲裔会围攻的。特朗普2017年向中国拜年时也很谨慎:wishing Chinese people a happy Lantern Festival and prosperous Year of the Rooster。只是用了Year of the Rooster,而没说Chinese New Year。
其实Lunar New Year在国外早已是约定俗成的,华人华裔也没有意见,因为并没有否认春节和农历起源于中国,也不仅是专门华人华裔过的。
作为中国人,能做的就是多了解、多发扬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要内讧(南北饺子、跪拜礼之争,春节该不该放鞭炮,生肖起源是正月初一还是立春,端午节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等),因为内讧极不利于文化输出。自己的文化,自己都不了解,不认同,外国人向我们了解的时候众说纷纭,这样被韩国人抢去申遗也就不足为奇了。
跳梁小丑!
在意大利这几天老外朋友见到我们的同胞,都会高兴的送上一句“BUON CAPODANNO CINESE”(春节愉快——直译就是:中国新年愉快!),大家都知道在新年之后会有一个“中国新年(春节)”,这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意大利人的共识——甚至一些城市的执政者已经将春节列为城市的公共假日!
所以“中国新年”就是春节,春节就是“中国新年”也早就成为世界共识,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扭转的,也是不可能扭转的!
头伏饺子,二伏面,我们一年中有多少天与吃关联
每天都吃啊,我是日更的,都谈吃,可以关注下。
文图原创 / 尽色
俗话说,“小暑一场,大水汪汪”,也有说,“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的,说的是小暑前后,多会下雨而且珍贵。
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我们这儿下雨了,你们那儿还好吗?
在我们印象里,“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感觉一年正在走向最热的时光,正如韩愈所说:“如坐深甑遭蒸炊。”
然而,你也许不知道,小暑是全年中降水最多的一个节气,有些地方甚至会出现大暴雨、冰雹和雷电,暑气为之一顿。今天镇江就打了今年最大的一声雷。
这样一说,小暑就非常有意思了。
我总有一个念头,认为当代人疲于应付,荒于观察自然界的状态,荒于观察人处在自然界的状态。而古人则洞察这一切,二十四节气就是一个例证。
《诗经·七月》中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小暑节气的时候,古人观察到,蟋蟀从田野来到了庭院,躲在墙角下避暑,而仰头望天,雄鹰在高空搏击,高处不胜寒,那是雄鹰避暑的地方……
古人没有困于暑热,小暑这天,已经被古人玩坏了。《白雪遗音》“南词”有录:“小暑大暑正清和,荷花香风透凉阁。思君不至那知暑,拿着六月当腊月。”思君不得,心里凉透,也是古人的避暑良方?
其实天天都要吃的,但是要吃的有仪式感每天要花点心思,节日是给了我们吃特定食物的仪式感。
从春节说起,春节期间吃的最多的就是饺子,我家是北方的,春节五天里面顿顿都有饺子只不过有时候是现做的有时候是之前剩的。南方的小伙伴应该花样会多一点,欢迎大家分享。
过了春节就是元宵节,当然是吃汤圆,不过我家还会蒸刺猬。
二月二的豆子杞子
然后是春分要吃春卷
清明吃冷食,来了深圳发现艾果很好吃
端午节就要吃粽子
好像上半年节日就过完了
再就是夏至要吃凉面
三伏吃饺子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家家户户都会有
九月九喝菊花茶吃重阳糕
请问:有哪些过年的风俗习惯已经被丢掉了,让你感到很痛心
以前我们农村过年贴的对联都是用毛笔写成的。现在生活普遍提高了农村集市上什么东西都有卖的。对联更是琳琅满目,各种各样。已经很少有人写春联了。写春联可以练习书法,修身养性。可现在人生活节奏加快了,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再静下心来写春联了。如果说再买一支毛笔,买一张大红纸写对联会感到很不可思议。写春联也算是一种传统文化吧,渐渐地就会丢失了。感到很痛心。
谢邀,农历一月又叫正月,家乡人有在正月三十这一天过最后一天“年”的习俗,放鞭炮,吃臊子面(地方语叫“拉钱💰串子”)或水饺,晚上全家人都要“过火”跳来跳去最少三次,直至火灭,其中大人手拿擀面杖、盘子称(连同称锤一起)一般女主人手里拿一撮盐撒在火堆,小孩子由大人抱起来转三圈,精神稍好的老人则由儿孙背起来过三次,过完火全家人甜甜的笑。柴草则是从野外采集的蒿草麦秸之类的,后面的活动是“照蝎子”不论大小人都行,点亮正月十五留着的红灯笼红蜡烛在家里前前后后,上上下下照一遍。然后由小孩子故意烧着。习俗随之结束,灰烬在室外则留在第二天才打扫。目前这项习俗不太兴盛,不过,家乡人们保留较完整。
记得小时候,大年初一早晨人们吃罢饭,穿上整齐的衣服,不论天气好坏都到街上,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看媳妇”。所谓看媳妇就是看刚刚过去的一年村里新娶回的媳妇儿。这些新媳妇儿要在初一上午给本家长辈拜年,俗称“磕头"。亲近些的本家或亲戚会给准备压岁钱,远的就不必了。说是磕头其实也不是真的跪着磕头,新人说句“给您们磕头了"、主人家说:“磕上哇”就行。新媳妇们走在街上穿着崭新的衣服,打扮的俊俊俏俏,站在街上的村民们便对经过的新媳妇儿品头论足,甚至还给每个人打分。
新媳妇给本家“磕头"拜年,不是说拜完年就完了,受过“磕头"的本家在正月十三前要把本族新媳妇请到家吃顿饭,称“请新人家”。那时候农家大都不富裕,有些人家甚至自己过年都舍不得吃的东西拿来招待新人家。民风淳厚,也不知这“磕头"的习俗始于何时,传承了多少代。
现在这个风俗习惯已经消失了,随着物质丰富,生活水平提高,正月吃请已经淡出农村,从某种程度上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但仍然是社会的进步。
最痛心的就是放烟花。现在好多大城市都嫌烟花爆竹吵,污染环境,尤其是长三角的某个特别发达城市。支持放鞭炮肯定有人要喷,来喷吧。作为最有年味的一项活动,居然被上升到禁令层面的抵制。有人说这种土俗的活动可以被取缔了,第二天韩国申遗烟花成功,很多传统文化的消失都是因为一小部分跳出来搞事情的人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进步和他们毫无由来的优越感造成的。放烟花不是土,我们也没有一年有400天在放烟花来扰民,就这15天放放。放烟花,是我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愿景,是我们的根。
过年,是一个圆周长为365天的年轮,止于始,始于止。这不又转到年末了,忙了一年的人们开始归心似箭般的回家准备过年了。
记得小时候,特别向往过年,还离年关好远,就在心中默默的数念,因为过年不仅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还可以随大人去走亲戚,更好玩的是玩春景,什么是玩春景呢,就是舞龙、舞狮、莲船、三棒鼓等等多项民俗活动,大人们表演,小朋友帮忙拿衣服,前后簇拥,真是热闹极了。有的村落小,组织不了舞龙,便由年长者去请邻近村庄的舞龙队,那更是一番热闹,每到一家鞭炮相迎,整条整条的香烟用红布覆盖作为谢礼奉上,表演完毕还有一餐早已备好的酒席,无论大人小孩都有招待。这些活动一直要到正月十五晚结束,当然十五的晚上各项活动都将进入一个高潮。
近些年来,人们为了生活,各自出外打工天各一方,有的连春节也回不了家,这些民俗活动也渐浙地离我们远去,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了许多,但总有一种失去了什么的感觉,不知读到这里的朋友有没这种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