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磁场正在改变,北极正在快速向西伯利亚移动,磁场移动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地球的地理极(地球自转轴的两端)与地球磁极(N极与S极)是不一致的。提问者所说的北极向西伯利亚方向移动应该是指地球北磁极(N极)吧。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由于磁极对其上空的电离层有影响(北极光的产生与此有关),而无线电波中的短波又主要是靠电离层反射传播的,这会对我国北方地区的无线电通讯、广播造成一定影响。
地磁改变不是单对哪个国家的影响,而是对整个地球或全人类的影响。
当然,不同国家拥有的设施设备不同(如人造卫星数量及分布、电网设备等),以及不同地区地磁改变的程度不一样,由此对造成的经济损失或不太相同。
全球现有两百多个地磁台,从近两百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地磁改变整体呈强度减弱、方向西移的趋势。当然,这并不是指每年都完全一样,个别地区或个别年份还有保持不变或小幅上升迹象。
最早,人们于1831年发现地磁S极位于加拿大布西亚半岛区域。到1947年,已经移到了加拿大威尔士亲王岛。2001年,地磁南极离开大陆,进入到了北冰洋。2018年,地磁北极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到了东半球。
根据《自然》杂志2019年2月的一篇最新报道:地磁S极正以年约55公里的速度向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加速冲刺。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这一移动速度还只有每年15公里。
除了反向的改变,现今地磁强度对于200年前已整体削减了近10%,近十来年地磁正以年平均0.05%速率衰减,衰弱速度有增无减。
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磁场减弱到全部磁性的10%左右,磁场方向就很有可能发生近180°调转,即地磁倒转。
科学家根据古地磁研究及“铍-10”探测,已证明地磁倒转是历史事实。在过去8,300万年中,地球磁极已反转过约180余次。
但是科学家并没有搞清楚地磁倒转的具体成因及规律,而已探测的地磁倒转时间间隔也完全不固定,长则达数百万年,短则只有几十万年,平均周期约50-100万年。
地磁的倒转并不是瞬间完成的事情,地磁倒转前后,地磁会减弱并消失时一段时间,等再次恢复稳定大约需要1万年,而此后的地磁极性已完全相反。
表面看地磁倒转只是磁极极性的改变,关键问题就是倒转前后的地磁减弱甚至消失的期间。地球缺乏地磁的保护,生命赖以生存的大气层,会被太阳风等“吹跑”。
此外,高能宇宙粒子和太阳粒子将长驱直入,撕裂臭氧层,皮肤癌等各种疾病会迅速肆虐。几万年来依靠地磁“指引”迁徙繁殖的候鸟、蜜蜂、鱼群、海归等,也将完全失去方向而无法到达目的地或重返家园。
考古学家是怎么推算出时间的
考古学家在进行考古挖掘的时候,如果遇到有机类的物品,如兽骨之类的,会用放射性碳定年法,如果遇到水质的,如树木等将会用年轮定年法,如果遇到火坑等物质会用地磁定年法来推算他的时间。
考古学家通常使用多种方法来推算时间,这些方法包括:
1. 放射性碳定年法(Carbon dating):这是一种基于有机物质的衰变规律来确定物质年龄的方法。考古学家可以通过测定样本中的碳-14含量来确定样品的年龄。
2. 钾-氩同位素定年法(Potassium-argon dating):这种方法利用不同元素的同位素比例随时间的变化来进行定年。考古学家可以通过测定样品中的钾-氩同位素比率来确定样品的年龄。
3. 磁性地层学(Magnetic geochronology):这种方法基于地球磁场中长期微小变化的特征来确定时间。考古学家可以通过测定样品所在的地层在磁场中的偏移来确定样品的年龄。
4. 树轮年代学(Dendrochronology):这种方法基于树木年轮的形成和扩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来进行定年。考古学家可以通过测定树木年轮的宽度、密度和形态等特征来确定样品所在的年代。
这些方法都需要对样品进行精细的处理和测量,并结合地质和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时间结果。
考古学家们可以利用多种技术考证遗迹出现的时间。如果发现的遗迹是有机物,比如动物骸骨之类,就可以利用放射性碳定年法;如果发现了木质的残留物,比如一段柱子或过梁,可以应用树轮定年法;如果发现的是一个火坑,则可以选用古地磁定年法。
用放射性碳元素进行年代鉴定的原理是,活的有机体可以从空气中或通过食物链吸收碳,碳的内部会保有少量放射性同位素——碳–14,这种同位素会以恒定的速率一直衰减,直到无放射性的标准碳。生物体死亡后,就停止摄入碳了,这样在残骸中残存的碳–14开始规则性地衰减,出土时测量其碳–14含量,就能相当精确地确立它的年代了。
树轮定年法能够奏效是因为,树木年轮间的宽度会因降水量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类似的气候或历史时期,树木的年轮会比较相似。通过与已知年代、地域相同的树木年轮样本比较,就可以精确地知道具有同种结构的树木生长的年代了。古地磁定年法的作用机理则是,地球的磁场会以一种已知的方式随时间逐渐变换方向。火坑里的黏土或者其他材料在燃烧或冷却时都会留下一些弱磁性,和地磁联合起来考虑,就能提供关于这个火坑最后一次燃烧的时间。
考古学家通过尘土沉淀、化学物质、地质年代等多种手段来推算出时间。
考古学家通过找到地层中的化石、工具、骨骼等遗物并进行分析,来了解这些物品的年代,以此推算出相应的时间。
同时,考古学家还通过对岩石、土壤、树木和冰川等物质中的自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以此对时间进行推算。
在考古学家的工作中,他们还会借助天文、气象等数据和知识结合研究现代科技来更准确地推算时间。
这些工作不仅有利于研究过去文明的历史和文化,也对我们理解和探讨当今世界有很大的帮助。
1, 考古学家通过发掘遗址以及搜集手工艺品、生活用品等物品,进而了解这些物品及其生产方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从而推算时间。
2, 考古学家还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人类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文化、宗教的变化,推算出时间,比如从残留的建筑和祭坛等迹象来推测当时的宗教状况。
3, 考古学家还可以通过对人类遗体进行分析,推算出它们所在的时期和文化背景,从而推算时间。
天字一号的第一封家书
2021年5月15日晚,中国探火工程官方微博@天问一号祝融火星车 发来第一封“家书”:
火星到站!
地球的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祝融号火星车,今天,我搭乘着“着陆器”一同抵达了火星表面,着陆地点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区。这一刻,让大家久等了!
今天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于今天上午7点18分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
目前全世界已进行的21次火星着陆任务中只有9次成功,难度系数极高!安全着陆火星,除了要选择地形平坦的着陆区,还要选择合适的天气状况,避免被火星的巨大沙尘暴所干扰。在经过三个多月的绕火飞行后,我终于找到了最佳着陆点。
地质学家说,我的软着陆区很可能是一个古海洋所在地,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很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科学成果。但是,怎样尽可能降低火星沙尘暴的影响呢?当然是惹不起,躲得起呀!根据过去的火星气象数据来看,火星沙尘活动集中在下半年,北半球在春夏期间最为宁静,选择在五月中旬着陆,对我来说也最为稳妥!
目前,我还在着陆巡视器内,带着地形相机和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磁场探测仪等6台科学载荷,经过短暂调整后,出仓并开展巡视探测。期待全方位了解火星,并且回传珍贵的数据和照片给大家哦!
在未来,南北极磁场对调或许真会发生,人类该如何应对
我是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很高兴能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根据大量的地质勘测结果表明,地球在距今2000万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内,的确发生过南北极磁场对调的情况,而且发生次数达到近百次,也就是说平均不到30多万年就会发生一次磁极对调。而上一次地球磁极颠倒大约在距今70多万年前,通过对近100年的地球磁场强度的变化分析,其磁场强度数值正在呈较弱的趋势,100年来强度大约减弱了10%,预示着地球磁场在未来的某个时期势必发生磁极对调现象。
其实磁极周期性的对调,在宇宙天体中是比较常见的。对于地球磁极的对调,有专家分析称,是由于地球地核的流体外核发生周期性流动规律所致。
需要指出的是,地球磁极的对调,不是磁场的消失。根据对地球古磁场的检测分析,一般磁场减弱到原有1/2到1/3时就会发生磁极颠倒。而且这个对调的过程,也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一般需要的时间为上千年甚至上万年,然后再花同样的时间恢复至颠倒之前磁场强度的最大值,体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在这么长时间跨度的对调期内,人类和大部分生物的身体不会发生的感觉出异样,只是一些动物,比如候鸟、洄游鱼类等,它们需要依靠地磁辨别方向,估计会出现迷路情况。其实,这个过程中,对我们影响较大的就是,磁场减弱对太阳粒子的阻隔作用就会随之降低,引发臭氧层变薄和两极空洞加大、人造卫星受损、通讯和导航信号减退等问题,间接地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威胁。
从目前来看,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能改变地球磁场变弱和对调情况的发生。主要的应对方法,我认为一是继续减少氯氟烷烃类物质排放,研发大气层臭氧高效补充修复技术,减缓臭氧层空洞扩大。二是大力发展航天器高精端材料,提高防御极端宇宙辐射特别是太阳高能粒子的冲击,从而研发出可以抵抗强大太阳风的高级卫星。三是提高卫星通讯技术水平,增强信号发射强度和抗衰减能力。四是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做足长期地下隐蔽和生产生活的相关准备。
地球磁场方向,是地球自转将铁的极性调整到与地轴同一方向的,又受地球摇摆运动影响,始终与地轴保持一定的夹角,夹角的大小,随地球摇摆幅度变化而改变。由于两极冰川加速融化,地球质心位置转移,导致地轴位置转移,地球自转方向偏转,引起地球磁极方向改变。两极冰川全部融化,地球质心位置会发生大的转移,地轴位置发生大的改变,地球自转发生翻转,引起地球磁极方向出现大的转移,但不是磁极南北大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