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东省最早的经济特区
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是深圳。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深圳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40年,深圳从一个偏居一隅的边陲农业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知名的国际一线城市;40年,深圳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展现给世界的是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今天,深圳正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创新中心,成为中国高新技术跨越式发展并且全方位造福人民的典型代表,成为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深圳模式的成功是中国模式成功的缩影,这背后既有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具有的普遍特征,也有深圳所特有的优势。40年来,这座城市的常住人口从30多万猛增到1300多万,但令人惊讶的是,城市居民的平均年龄只有33岁,创业者平均年龄则是36岁。可以说,年轻力量是创造深圳奇迹的重要法宝之一。
四川省第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保护成都平原优质耕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精神,
于1990年7月创办,2000年2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位于成都市东13.6公里的龙泉驿区境内,总体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是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向东发展重点区域。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建设成为西部现代制造业基地,对外开放、科技进步、结构调整、体制创新的窗口,开放型、科技型、生态型新城区。
2月13日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四川省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月18日,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挂牌庆典在龙泉驿区举行。2005年9月,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为国家(成都)电子元器件产业园;2010年10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为国家汽车产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创建单位。2011年,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排列第25名,名列西部第二。2015年,成都经开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2.1亿元;实现汽车整车(机)产量92万辆,整车主营业务收入1219亿元;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3年位居全省“十强县”第一。至2017年,全省已有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宜宾临港、广安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量与新疆同居西部第一。
经济第一的广东省,全国前50强城市,为何占了4个城市
从省份分布来看,第二经济大省江苏最多,有9个城市入围50强,分别是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徐州、盐城、扬州和泰州。
第三经济大省山东入围50强的城市也达到8个之多,第四经济大省浙江入围城市达到6个。
连续30年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的广东,入围城市仅4个,分别是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
为什么连续30年经济第一的广东仅有4个城市入围?
这与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差距大,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发展失衡有关。
如果不是比50强数量,而是比一线城市数量的话,那广东就要第一了,因为有深圳和广州两个,其他都是一个。
这就非常能说明问题了。改革开放30年,深圳是最早受益的,所以成为一线城市也情有可原。而广州作为省会,再加上作为开放的第一站,入选一线也可以理解。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为什么没有出现更多的能够稍微够得着他们的城市?
这就是发展模式造成的。广东大力发展深圳和广州,导致其他城市受限,但是也有好处啊。你要是说起来城市知名度,广州深圳那全国有名,但是江苏入围9个,你除了南京苏州,几个知名度能拿得出的?
而且,在吸引世界500强方面,广州深圳也比江苏这些50强要强得多。
山东就更不用说了,50强入选8个,但是名字响当当的有几个?一个都没有。
这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众所周知,广东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2018年广东GDP高达9.73万亿元,已经连续30年位居全国第一,今年广东GDP将有望突破10万亿大关。
广东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众所周知的,它的经济产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2018年珠三角GDP高达81048.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超过80%;粤东地区GDP为6652.12亿元,占全省比重为6.8%;粤西地区GDP为7450.88亿元,占全省比重为7.6%;粤北GDP为5874.4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只有6%。
除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区各市之间的差距也很大,广州和深圳两个一线城市的GDP都超过2万亿,遥遥领先其它城市,占珠三角的比重近60%;而佛山、东莞两个城市GDP都在8000亿元之上,也大幅领先其它城市。广深佛莞被称为广东的“四大金刚”,它们的GDP总量高达6.53万亿,高于我国第四经济大省浙江。广深佛莞之后,其它城市GDP落差比较大,排名第五的惠州GDP只有4100来亿,不到东莞的1/2。
当然,除了经济发展不平衡之外,广东省辖市过多也是原因之一。广东共下辖有21个省辖市,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面积仅5.6万平方公里的珠三角就划分有9个省辖市,深圳、东莞、珠海、中山四个城市的面积都不到2500平方公里。
因此,综上所述,广东虽然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但只有4个城市进入全国50强。
因为珠三角和非珠差距很大,前四GDP总量就高达65295.8亿,占了全省经济总量的67.1%,是其他17地市总和的两倍还多。因此非珠城市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出众,四强遥遥领先也就不足为奇。
从经济规模来看,第五名惠州相较第四名东莞就已经腰斩,何况还有珠海这样的袖珍强市。
平时大家认为广东非常发达,其实概念是局限于珠三角地区。外围区域尤其边缘地带的清远、肇庆、云浮、梅州等城市经济并不发达。至今,广东依然有13个城市的人均GDP还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广东作为下辖市最多、经济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省份,百强市数量并不是最多的。但因为有广州和深圳两个一线城市的存在,高度提升了广东的整体影响力和经济实力。如果单独对几个经济大省四强以后的城市,广东并不比江苏、山东、浙江有优势。
我国的GDP城市50强
虽然目前倡导一地的发展不能只能GDP,但不得不说的是GDP仍然是衡量一个城市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根据各地发布的2018年GDP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GDP总量第一的为上海,达到了32670亿元,排在第50的为东营市GDP为4152.5元,前50强城市GDP之和达到496065亿元,占全国的55%左右,撑起来了半壁江山。50个城市中,GDP超过5000亿元的城市已经达到42个,超过万亿元的城市达到16个。
大家都知道我国第一经济强省为广东省,已经连续21年坐拥我国GDP总量的头把交椅了,理论上而言,前五十的城市里广州也应该是第一,但是我们细看却发现前50名里,广东仅有4席,分别为:深圳、广州、佛山、东莞;远远比不上GDP总量第二的江苏(共有9席)、第三的山东(共有8席)以及第四的浙江(共有6席位),这点上确实有点尴尬,要知道广东的地级市有21个,而江苏只有13个,山东只有16个,浙江只有11个,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广东的经济发展极其不均衡。
广东省
广东省目前共有21个地级市,2018年的GDP总量为97277.77亿元,其中深圳+广州两市的GDP总量为47081.4亿元,占比48.4%,两个市的GDP接近全省的一半,直接硬抗其余19个地级市,可以说是举全省之力发展两市,如果算上珠江三角洲的六市(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中山、佛山)2018年六市的GDP总量合计为71846.34亿元,占全省的74%,其余15个市占比仅为四分之一左右,发展之不平衡,由此可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前年我去广东省的梅州市,发现竟然没有动车可以达到,只能坐班车,要知道隔壁的福建都已经做到市市通动车了。
2018年广东省GDP最高的深圳与GDP最低的云浮相差了28.53倍,倍数相差之大远超同为沿海的经济发达省份福建(相差4.72倍)、山东(相差5.4倍)、江苏(相差6.7倍)、浙江(相差10.25倍),因此广东省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多多关注东部、北部以及南部地区的发展,只强几个市不算强,真正做到全省都强才是真的强,尽早成为一个均衡化发展的大省。
你也不看看,广东除了广深东佛,其他城市发展差的一批,还不是靠地级市多GDP总量碾压江苏,有什么好神气的?剩余的17个地级市都是三四线城市,再看看人家江苏,只有几个三线城市,没有四线城市,而且各个城市的发展比较均衡,比如常州,徐州,扬州,盐城,这些城市的发展差距都不算太大
这个问题有点歧义,看这个语气,看不懂全国前50强城市广东占4个是多还是少。
如果是嫌少,那么应该是问“为何只占了4个城市?”
如果是嫌多,那么应该是问“为何就占了4个城市?”
不过看题主这个问法,大概还是存疑,为什么全国50强城市,为何经济第一的广东省只占4个。
这个并不难理解,因为广东的资源,全部被广州深圳这两个超级城市给带走了。
整个中国只有四个一线城市,广东就占了两个,由此可见广东的实力。而事实上,广东已经保持中国各省市GDP第一的位置超过30年了,广东也是第一个GDP总量超过9万亿的省份,今年广东GDP总量将首次突破十万亿,也是全国首个GDO超过10万亿的省份,占全国GDP总量的10%以上。广东又如此成绩,主要也是广州与深圳这两个超级城市带动起来的。因为这两个城市,差不多就占广东省GDP总量的45%左右。
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GDP总量达到24222亿元,仅次于上海与北京;广州GDO总量达到22859亿元,全国第四。
而进入全国50强的另外两个广东城市是佛山与东莞,他们也都是“万亿俱乐部”的后备军,距离只有一步之遥。
但这些城市,都是广东沿海发达地区,而且都是广州、深圳以及香港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成员,是深圳、广州与香港辐射带动发展起来的。
广东经济受到深圳与广州的带动,持续几十年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很不均衡的。因为两大超级城市,又极大的虹吸效应,把广东其他地区优质资源,都吸引而来,成为广深经济发展的养料,这样,在粤西北等广东其他地区,发展动能就受到巨大局限,很多城市经济其实非常一般。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或者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包括政策、区位、资本、人才、环境等等。而一个大的区域,其资源总是有限的,当大量优质资源,集中在广深两个超级城市的时候,其他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要素,就必然会不足。这种力不从心,让广东头大腰小尾巴细。
数据显示,广东21个地级市,其中GDP排名第十的是江门市,2018年江门GDP总量只有2900亿元,只有不到深圳的八分之一。
我们先来看看上半年全国的GDP情况,全国GDP为45.09万亿,同比增长6.3%。其中广东GDP为5.05万亿,同比增长6.5%,江苏GDP为4.85万亿,同比增长6.5%,山东GDP为4.18万亿,同比增长5.4%。广东当之无愧的成为经济第一大省,领跑全国。
但再细分城市来看看GDP前50的城市:
全国GDP前50强的城市,仅有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四个城市上榜,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广东的区域差距非常大。
上半年广东全省GDP达到50447亿,首超5万亿,成为全国GDP第一,主要是广州市和深圳市两个城市的GDP体量巨大并且增速优异,深圳上半年GDP名义增速达到10.21%,广州上半年GDP名义增速达到10.35%,双双超过10%,而上半年全国的GDP增速6.3%,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的GDP增速比全国高出58%以上。
但是我们看一下上面的数据就发现,深圳市和广州市加在一起,上半年GDP为23889万美元,在全省占比47.3%。而这两市的GDP名义增长率很高,再加上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政策支持,未来10年对全省经济总量的拉动是明显的,如无意外,全省GDP依然会领跑全国。
从省内来看,最高的深圳,半年GDP12133亿元,而最低的云浮市,半年GDP仅为425.5亿元,差距非常大,并且广东省有十个城市半年GDP低于1000亿。在着明显的不均衡,贫富差距较大,这是未来广东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一花香不如百花香,全省都发展起来了,全是老百姓之福。
我想这4个城市应该指的是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吧。又说回来前50强能够有4个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广东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4个还是太少了。
广东省一共有21个市,其中9个位于珠江三角洲,12个位于其他地区。
广东虽然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的省份,但是经济分布极为不均衡。以上4个城市的GDP占全省的比重达到了2/3。再加上珠江三角洲另外几个城市,包括惠州、珠海、中山等等,这个比重大超过80%。
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的珠三角,把全省80%的GDP都拿走了,其他城市还玩什么呢?全省GDP2000亿元以下的城市还有一大堆,1000亿以下的还有两三个。在其他经济大省是没有的。
广东省21个城市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的有:深圳、珠海、广州、佛山、中山、东莞6个城市,其余15个地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有14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6个城市和惠州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即使是位于珠三角地区的江门和肇庆这两个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那其他非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就更不用说了。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到三位的是梅州、汕头和河源,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总结一点,是广东省内经济发展分布极度不均衡,但是广东省在经济发展中只有龙头,没有形成骨干。因此广东省没有形成一批骨干城市,而浙江、江苏都有。这个是最重要原因,还有一点原因。
广东省地市划分过多,面积太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个原因,广东省的地市一分再分,数量较以前增加了很多。1+1效应是>2还是<2的问题,这里暂且不讨论。但他有一个结果确实很明显的,就是形成不了拳头。对于发达地区来说还好,城市人口不多,但人均水平高,所以总量还是能够达到一定水平的。但是对于经济不发达地方来说,这就要命。本来本地人口、资源就不多,总量很难做大,还有一部分要被珠三角吸走。
来广东一再划分地级市的目标是“多生孩子,多好打架”。但是生下来的孩子营养不够,体格不够强壮。这就使得广东的城市出现了断档。GDP1万亿到2万亿的城市没有,4000亿到8000亿的城市也极其少。有龙头没有骨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