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票房多少亿
《哪吒之魔童降世》该片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的故事。该片于2019年7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最终票房破50亿。《哪吒重生》是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上映,截止目前破3亿。
刚刚,哪吒票房破30亿,它会继续往上突破40亿吗?背后是谁在支持国产动漫
做电影首先是要看商业价值的,投资方花大价钱制作电影,看中的是这部影片所涵盖的文化价值,以文化价值催生商业价值。就好像这部电影,看起来是电影投资方在做出巨大贡献,其实人家也要盈利,看中的是消费者市场,所以真正的支持这还是我们这些花钱买票的观众们啊!只有盈利了公司制作方才有资金去进行后续的制作,宣传,推广,最终我国国产动画产业得以壮大,国产动画文化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个人觉得会!哪吒的成功除了观众的国产动漫情结,更多的是影片的质量!质量才是票房的主要推动力。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对影片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大量特效就是票房,现在乃至以后几乎都没人买账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27日单日票房突破2亿,你怎么看
记忆中早先有关哪吒的动画片有1979年上映的《哪吒闹海》与2003年的动画作品《哪吒传奇》,两部作品铸造了我们关于哪吒最早的记忆,天生灵珠、闹海屠龙、割肉剔骨、化身莲花、兴周灭纣、位列仙班。
时至今日,中国动漫产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很是期待,抓紧时间去观赏一下。
我没有去看过,看网上的评价,口碑是很好的。
说明现在的导演知道什么才是观众想要的,而不是一味的请流量明星,知道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而不是以前的五毛特效。<哪咤之魔童降世>口碑票房双丰收,是国产动漫的里程碑。说明国产动漫已经在崛起。
《哪吒》票房有望达到40亿,为何有人说与《战狼2》套路都是一样的
当今的观众不在收大明星,大制作等噱头的忽悠,反而更考虑影视作品的口碑、剧情感人同理化、演员演技等。对大多数影视作品来说,创作的手段和技术是吸引票房的一方面原因,比如说《战狼2》当时在特技上与国外的大片有点相媲美,但这不是战胜票的唯一妙方,你能做出的特技别人也能做出来,大家的条件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战狼2》和《哪吒》之所以这么火?背后还是有着人们不知道的深层次原因。
注重人文、要突出大爱、要有不一样的文化去渲染。
看了《战狼2》里面的特技是一方面,这个在国外的大片中也能看到,并不是作品的核心,而更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展现的国外非洲人们的生存环境,这是最大的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非洲,以及这个世界现在还不太平,有太多的国家处在战乱之中,从而让人们对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珍惜,会让大家更在思想上热爱自己的祖国,一个国家的强大是个人安居生活的基础,这是影片在灵魂上给人们的最大启示,也是一种高度,我觉得高票房主要是源于这点。
而对比如今的《哪吒》同样的手段也被再一次应用了,对于哪吒的形象进行了颠覆,和人们在西游记以及其他的电视剧中看到的完全不同,创作者大胆改变情节,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哪吒父亲,这就是经典,能够打破传统的世俗,给人不一样的角度,特别是在有些寓意上有些超凡,对观众来说欣赏的兴趣就在于不一样,影视作品是扒拉灵魂的艺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大胆想象和创新是高票房的根本。
说到这里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冯小刚导演的《芳华》这个影片没啥特效,可为什么还是一样的火了呢,就是因为渲染了一代人的芳华,让情感的深处触发了人们的灵魂,这样在市场上就有了感染力最终才得以高票房。
从过去的这些高票房影片看,重要的杀手锏就是主题比较突出,而且能够引发一些人们想看到而又无法看到的现象或者思想,说白了打的就是情感牌,但是究竟什么样的情感能让人们感动呢,这就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文化所决定,哪些问题最突出,出来的反响可能就越激烈,电影《我不是药神》曾经就反映了这样的现实问题。
当然,高票房的形成开始的时候是靠口碑,到后面就成了市场炒作形成的跟随效应,因为大家都说好,对本来没有兴趣的人也去看了,这就跟一个股票一样,开始的时候没人买,越到最后的时候涨幅越大而且速度越快,电影票房的上涨也是如此。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30亿,1600个联合投资人能分到多少钱
关注唐大大,专注精彩动漫!
《哪吒之魔童降世》现在实时票房已经达到了29亿8000万,可能在你们看到我这篇文章的时候,《哪吒》已经破三十亿大关,向40亿迈去了。
现在《哪吒》在中国历史票房排名纪录中已经排在了第8位,以它的势头,往前可以看到前五名。
哪吒7月26上映,到现在已经上映接近两周了,日票房仍稳稳排在第一名。在哪吒的恐怖吸金阴影笼罩之下,号称投资三亿的好莱坞水准大片,8月1号上映的烈火英雄至今还未破10亿大坎,离破九亿还差几百万。7号上映的《使徒行者2》勉强两亿,日票房第三名,小岳岳和佟丽娅的《鼠胆英雄》彻底扑街,两部大片夹击之下至今还未破亿。
还有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垒》9号即将上映,不知道能不能虎口夺食。
《哪吒》营造的这种现象级票房神话,真是打破了固往相当一部分人对国漫的偏见……那么《哪吒》已经30亿了,并极有可能达到40亿。
《哪吒》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它的联合投资人多达1600位,一共投资了6000万。那么这1600位投资人能分账到多少呢?
现在大众投资人投资电影越来越普遍化,上一部《大圣归来》有联合投资人80多名,一共投资了700多万,最后一共给他们兑现了本金加利息共3000多万元。等于是投资利润比翻了4倍多。
吴京打造的上上一部大爆电影《战狼2》,票房高居榜首56亿多,吴京自爆预算从八千万超支到2亿,不过吴京《战狼1》成功后,《战狼2》不缺公司砸钱,高投资高回报,有56亿的成绩,各家投资最少的投资人收益也赚了一个亿!
据说吴京个人差不多赚了12亿。
我国的电影票房分账规则如下图所示!首先需要扣除3.3%的税费,以及5%的电影专项基因费。
剩下的票房就是净票房,净票房=91.7%*总票房。
净票房之中的影院抽成50%、院线7%,院线加起来抽57%。净票房剩余的43%归制片方和发行方所有。而发行方一般又会收净票房的10%左右作为发行代理费,那么制片方实际票房收入就为净票房的33%左右。
所以,如果以现在哪吒的30亿票房来算的话,净票房=91.7%×30亿=27.51亿。
而投资方所能分得的票房=27.51亿×33%≈9.08亿。1600位投资人凑得的6000万分这9亿,盈利了15倍。
最近几年,我国的不断的涌现出了一部又一部的好电影,比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战狼》、《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所以说只要认真拍片的,越来越成熟的观众们会对得起这些辛苦的付出者的。
我国票房的分账规则
我国目前的票房分账规则较为复杂,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特别营业税以及电影事业专项资金:我国的任何一部影片,只要你产生了票房,无论高低那么都要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这是硬性规定。
(2)中影数字代理费:如果票房在6个亿以下,还需要缴纳给中影1%-3%的票房。很多人有疑惑,为什么要缴纳这笔费用呢?这是因为在中国数字电影发展最困难的时期,是中影出资协助完成设备升级,“中影数字”在中国电影数字化进程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时至今日,全国至少七成的影院仍在使用“中影数字”的数字放映机,所以其有权收取这笔费用。超过6亿的影片,以为相应的营业税和专项资金缴纳的比较多,这部分就给免除了。
(3)扣除上述两部分,剩余的91.7%(或88.7%-90.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也就是净票房。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远超6亿元,所以中影数字代理费不用缴纳,因此可分账票房为91.7%,再这91.7%里的净票房里,院线以及电影院要拿走净票房的57%左右(看导演、发行公司的实力,比如张艺谋的影片,一般院线就少拿一两个点),剩余的43%属于投资方以及发行方,也就说制片以及发行方,最终可以拿到总票房的:91.7%*43%=39.431%。
那发行方会拿走这39.431%中的多少呢?这个看没有一个固定值,业内10%-20%都有,关键看发行方对影片的票房的预估、是否需要先行垫付发行费、垫付的金额等等,正常情况下,如果票房能到15个亿以上,制作方都可以拿39.431%中的85%,即制作方最终可以分得的票房为:39.431%*0.85=33.516%。
以本片为例,30亿最终制片方也就是投资人,可以拿到30亿*33.516%=10.05亿元。
影片的成本
对于哪吒的制作成本的问题此前已经有人问过片方了,但是光线传媒以商业机密为由不愿意透露具体的金额,也就是这事从官方那里是得不到数据了,因此只能我们自己从过往的国漫制作费用中估算出来。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于2015年,据传制作成本大约为6000万人民币,而近期的《白蛇:缘起》的技术要比前者更加成熟,花费的钱也更多,制作费到了8000万。这两部作品都代表了国产动漫新的高度,成本也比过往的国漫要高很多。哪咤比两者更加成熟,预计制作成本上亿,在加上宣发费用,估计总成本在1.5亿元左右,因此10亿的收入,扣除1.5亿的成本,净赚8.5亿,即使有1600个联合投资人,人均也可以分得:8.5亿/1600=531250元。
总结
当然了,影片的回收成本肯定不仅仅是票房,对于国内而言票房是大头,但是对于很多国外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电影,电影周边才是大头,比如迪斯尼拍的电影目的不是为了票房,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推广自己的衍生产品。成功的电影衍生产品的收入往往超过了票房的收入,这也是好莱坞热衷于打造大IP的原因。
此外除了衍生品收入之外,电影的回本还有诸多的方式,比如:(1)版权收入:各类电视播放权、互联网视频平台的播放权等;(2)海外销售:海外其他国家的发行收入、版权收入。(3)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等,比如最有名的《非诚勿扰2》,还没上映,通过广告已经回本了。(4)政府补贴: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补贴、地方政府专项补贴等。(5)行业补贴:主要是摄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达到一定数量后,享受专项的行业补贴。
考虑到还在增长的票房以及哪咤的周边衍生品较好开发,预计该影片的投资人,最终人均分得100万元不是梦。
高票房背后收益最多的不是导演不是演员,是影片参与的大众投资人,近两年,大众投资人更是深入民心,《哪吒》用1.2亿的成本,目前赚了31亿,翻了几十倍。这还只是单单票房的收入,后期衍生品和电视版权等又是一笔不菲的收益。据悉,《哪吒》有1600多人参与,这么多人共同努力成就了《哪吒》的自我抗争!如果这部电影你参投10万,现在就可以收益分红90多万。
(以下为本人原创,与那些乱抄过时内容的回答不同,篇幅略长,请耐心看完)
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称雄暑期档,很快就突破了30亿票房,国产动漫的崛起再次得到证明,可喜可贺。我的孩子去看了这部电影,回来告诉我:“好看!”
每部电影都是各方合力的结果,包括创作方(作家编剧导演演员等)、投资方(制片方)、发行方(发行公司及院线)等。这里我觉得首先要重点感谢投资人,而不是其他人,因为每一部电影的投资,都堪称是一次惊险的旅程。
没有投资就没有电影。投资的回报却未必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一起来看一下30亿票房的形成与分配,相信可以让大家理解这一点:
我国影片票房收入数据由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汇总,并以此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这个数字是比较权威的,并非影片方自我宣称多少就是多少。记得曾经有的电影为了提高票房数字,不惜联合影院造假,此类做法与本文无关,略过不提。
票房收入需要缴纳3%的增值税,并按增值税额缴纳7%的城建税、3%的教育费附加和2%的地方教育附加费,四项加起来就是3.6%。另外,还需要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下的91.4%才是“可分账票房”。地方教育附加费各地已经普遍开征,是不可避免要缴纳的。
如果可分帐票房大于等于6亿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影数字”)将征缴票房的1%— 3%,作为发行代理费,简称“中数代理费”,由院线支付给“中影数字”。这笔钱的来由是,中影数字在上世纪90年代出资为全国影院进行了数字放映机的升级。后来,出现了部分未使用“中影数字”放映设备及密钥的影院、院线,他们的票房数据就报给另一家“华影”公司,并与“华影”公司结算。
具体的收费标准是,票房7—8亿元的3%,票房8—9亿元的2%,票房9亿元以上的1%,票房更高时“中影数字”还可以灵活掌握。相当于大客户打折。很明显,电影哪吒的代理费应当不高于1%。
全国每一家影院每一个影厅的服务器上,都有一个类似网络IP地址的唯一标识码,在放映任何一部影片前,都需要专用的密钥配对,才能读出数字拷贝和放映。每制作一个数字拷贝,“中影数字”收取发行方300元,一部向全国各省市发行的影片大约需要2000个数字拷贝,合计300×2000=60万元,这笔费用就是“拷贝费”,由发行方或制片方承担。因为这笔钱很小,一般可以忽略。
可分账票房扣除“中数代理费”后,形成了实际可分享票房,一般由电影院分享50%,院线分享7%,制片方和发行方合计分享43%。如果电影院与院线是同一家公司,那么它将享有57%。
发行方通常收取实际可分享票房的5—15个百分点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假设取中间数10个百分点的话,只剩下33个百分点归属制片方。
很多情况下,为便于管理运作,制片方会要求发行方预付宣传费,并打入到代理发行费中。比如,将代理发行费提高到20个百分点。这样一来,制片方实际只剩下23个百分点。
如果制片方要求发行方预付宣传费和制作费,那么,发行方会将代理发行费进一步提高到25甚至30个点,制片方还剩下13至18个百分点,取中位数是15.5个百分点。
对有些电影来说,为了增加影片排映场次,制片方或发行方可能承诺给影院和院线返点,一般是3~5个百分点。假设各承担2个百分点,制片方就只剩下11至16个百分点,取中位数是13.5个百分点。
我们知道最近《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在热映,上映15天,整体票房已经突破30亿了,就算是在中国影史上也可以排进前几名的电影;虽然说由于新电影的上映,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上升速度会减缓,但还是有很大的希望进入中国电影票房的前五位。据说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联合投资人有1600位,他们整体投资了6000万,那么现如今30亿的票房他们可以分多少呢?
确实,小爱不得不感叹这1600位投资商在投资哪吒的时候的眼光独到,不然也不可能投资这么一部大热的电影,而且还是一部国产的动漫电影。至于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的整体票房如何分配呢?下面小爱就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中国电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
按照中国电影的票房分配原则,首先要先扣除5%的电影发展基金和3.3%的营业税,剩下的91.7%才能作为电影的实际票房收益来分成。拿哪吒如今30亿的票房来算的话大概有27.51亿可以用来做票房分成。
剩下的主要是院线和发行制作方了,其中院线要占据大头,大概会有50%—60%的票房收益归院线所有;而剩下的35%—40%归发行商和投资者。
按照上面的说法,作为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发行和投资方大概可以分到总体票房的35%—40%的收益,按照《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30亿的票房来算的话,他们整体可以分到的收益差不多有10—12个亿。
拿1600人整体投资6000万来看,收益了差不多12亿,也就是直接翻了20倍;这个收益实在是太划得来了,估计很多人都羡慕这部电影当时的投资者吧,很遗憾自己没有机会参与这部电影的投资,关键估计没有这个渠道吧。
虽然说身为一部国产动漫电影有了这样的大卖场景确实让人意外,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动漫电影的希望,其实中国也是可以做出来这样优秀的动漫电影的,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能拿《大圣归来》这部电影说事。
身为一部动画电影,本来是应该给孩子看的,但是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却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尤其是作为现在的电影票房的主体的80、90来说,这是一部真正打动他们的作品,不然也不会有如此之高的票房;因为这是一部真正在用心制作的电影。身为一部国产动漫电影虽然大卖是一个意外,但是他本身的精良制作让这个意外又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了。
每一次出现高票房的电影时,人们最关心的都是投资方可以分得多少钱。那么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的投资分账吧。
截至目前,《哪吒》已经突破30亿的票房, 创造了国内动画片票房的最高纪录,国内动画片单日票房最好纪录,七夕单日票房最高纪录等多个纪录。而且,目前《哪吒》的票房还在以每天上亿的速度增长,最终票房可能达到47亿。
而据网上报道,《哪吒》的投资是由1600和联合投资人众筹出来的,高达6000万。有人会说,6000万并不高,现在国产电影动不动就是上亿的投资。可是要知道,《哪吒》只是一部动画片,一部没有大公司投资的动画片。
目前,《哪吒》的票房为30.42亿,分账票房为28.03亿,去掉影院方的分账和一些发行费用、交税等,片方可以分账10.95亿。投资与回报比高达1:18.25。也就是说,1600人投资6000万,相当于每人平均投资3.75万,可以收回68.43万,净收入64.68万。这个比例可是太高了,绝对可以算是目前的最高纪录。
而这还只是目前的收入而已,按照预测的最终票房,《哪吒》可能达到47亿,那样票房可以分账16.89亿,投资与回报比能够达到1:28.14,相当于每个人能够拿到105.56万,净收入102万左右。
这么看来,《哪吒》的回报真的是高,哪怕是国内电影票房的最高纪录《战狼2》,也没有这么好的回报。
不得不说,这一部电影让投资人赚的钵满盆盈。不过,这样的收入虽然让人羡慕,但并不代表投资电影就一定赚钱。这些年,投资电影已经越来越火,很多普通的老百姓也有机会跟着参与投资,可是真正赚钱的并不多。春节档的《疯狂的外星人》,集结了宁浩、沈腾、黄渤这么多大明星,当时保底28亿发行依然是失败了。
要想有一个好的票房,还是需要有好的电影。现在网络时效性这么强,电影好坏网络上的口碑一目了然,口碑往往就能决定电影的票房。《捉妖记2》首映票房那么高,因为质量不过关,最终也是票房很快下滑,最终票房并不理想。反而如今的《哪吒》,起初并不被看好,却凭着高质量、好口碑,迎来了这么强势的票房增长。
还是一句话“只要电影好看,电影票房差不了”!
我是雨天论娱乐,欢迎点赞关注!
在答题之前,先恭喜《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正式突破30亿元,将国产动画电影的单部票房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预期接下来的八月份我们丧丧的小哪吒还会继续再创票房神话,最起码40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现在电影联合投资人的模式越来越流行,不过多达1600的人数也确实要比其他电影的联合投资人多出许多。当然,这1600个动画制作人的豪赌可以说是完胜,这部电影不仅让发行方光线传媒赚的盆满钵满,也让我们的投资人获得了巨额的收益回报!
一般来说,一部电影所获得的票房收入需要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费以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基金,剩下的91.7%才是我们马上就要讲到的“可分账票房”。其中,可分账票房的57%为电影院以及院线的提成部分、3%为中影数字的发行代理费。因《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净票房已经远超6%,所以发行代理费就不需要缴纳了。也就是说,剩下的43%均归电影发行方以及制投资方所有;当然,43%当中还要拿出十分之一(即4.3%)作为发行方(光线传媒)的发行代理费用,也就是说制片方的实际分成比例只有(1-0.05-0.033)×0.43×(1-0.1)=0.35=35%。
所以说,假设最终票房是30亿元的话,1600个投资人共可以分得30×35%=10.5亿元;若是40亿元的话,投资人的可分为收入为14亿元;要是再努努力超过45亿元的话,分成就能达到惊人的15.75亿元!
今夏最火爆的电影无疑要数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其三度刷新了动画电影单日票房最高记录,并且连续12天获得单日票房冠军,累积票房突破27亿元,跻身中国影史票房总榜Top9,距离30亿票房大关仅一步之遥,与大多数影片不同的是,其投资人不是几个或者十几个公司,而是事先采取类似众筹的方式,有1600多个联合出品人,那么如果《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30亿,甚至40亿·、50亿,这1600个联合投资人能分到多少钱
首先我们得弄电影票房分配的原则
1电影专项基金和营业税
首先扣掉作为电影专项基金5%和特别营业税3.3%,所以你买的每一块电影票钱,都是含税的,你是纳税人(虽然这个说法不够专业)的同时也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你春节不知不觉又参与了一个几十亿的项目
2院线和电影院分成
为什么现在电影院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因为赚钱啊亲。剩下的票房中,有57%要分给影院和所属院线,其中院线要分走大概在7%左右,其实院线的钱也比较好赚,电影院要靠它来引进更多更好的影片,而电影发行也要求着它给更多的排片量,两头吃,当然像万达这种既有院线又有电影院的,就内部分配了。
3中数代理费
电影票房里可能还有一项费用叫中数代理费,一般为票房的1-3%作为发行代理费,具体比例为票房0.5亿内的3%、票房0.5-3亿的2%、票房3-6亿的1%,票房6亿以上的不收费,因为我们计算的结果远远超过6亿,所以这一块就不计算在内了。
4投资方和发行方
刨除以上3项,只剩下(1-8.3%)*(1-57%)=39.4%亿,也就是投资和发行最后剩39.4%。
假设最终票房达到30亿元,投资人可以分得30*39.4%=11.82亿,平均每个人73.86万,
假设最终票房达到30亿元,投资人可以分得40*39.4%=15.76亿
假设最终票房达到30亿元,投资人可以分得50*39.4%=19.7亿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投资大头肯定在几个大公司那,个人投资者占比应该不大,每个人投资金额也不大。
《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14天,票房突破30亿,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
上映以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口碑票房双丰收,接连打破多项纪录。票房上,影片单日票房5次突破2亿大关,并创造七夕节单片历史最高纪录,累积破30亿,位列影史票房总榜第八名。口碑上,日前影片豆瓣评分8.6、淘票票9.5、猫眼9.7,连续14天位列同档期评分第一,成为近30年评分最高国产动画电影。
然后我们回到,1600个联合投资人的分钱问题。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众筹投资的,联合投资人多达1600位,他们共投资了6000万元。
按照正常的分成,是这么一个关系:
1、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2、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3、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
4、很多情况下,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这时发行方会收取12-20%的代理发行费。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5、制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为:1×(1-0.033-0.05)×40%×(1-0.1)=0.33,这就是一般情况下的制片方分账。
30亿元的票房,那么就是30×0.33=9.9亿元。
但目前影片还在上映,估计最终票房会超过30亿元不少。
还有海外发行、授权一级衍生品等。总之,一部成功的影片,最终收益是蛮高的。不过大部分影片,其实都不怎么样。
《哪吒之魔童降世》延期一月之后,票房有望过50亿,超《战狼2》是否有戏
你好,扯犊子说电影来说说《哪吒之魔童降世》延期一个月后,票房有望超过50亿,超《战狼2》是否有戏这个问题。
截止8月27日《哪吒之魔童降世》已上映33天,总票房达45.22亿,且日票房依然高居第二,每天维持在1000万-2000万票房之间。
延期公告显示,《哪吒之魔童降世》延期时限为8月27日至9月26日,时长为一个月,也就是说截止延期前,《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已达45.22亿,且依然保持每天1000万-2000万的日票房增长。所以大致可以预见《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接下来一个月时间内,票房最大增长空间在3亿-6亿之间,而且这还是在没有考虑日票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的前提情况下,保持每天1000万-2000万票房的最佳状态。所以可以预见《哪吒之魔童降世》到9月26日的最终票房可能在48.22亿-51.22亿之间。
这也跟猫眼预测的49.14亿最终票房大体一致,由此可见《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最终票房超过《流浪地球》的46.55亿,跃居中国电影票房榜的第二位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大概率事件了。但要超过《战狼2》的56.8亿票房记录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不过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虽然超过《战狼2》的票房记录还有难度。但其票房继《战狼2》、《流浪地球》之后,崛起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三个超过40亿的电影作品,这再次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与进步。往后一定还会有更多优秀的,超过40亿、50亿、乃至60亿的电影作品涌现,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票房为45.26亿,超过《流浪地球》的46.55亿票房,是指日可待的。但是,想要超过《战狼2》的56.8亿,却几乎不可能。
《哪吒》上映之前,包括制作方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想到一个动漫居然能够撬动几十亿的电影票房,在邓超的《银河补习班》、岳云鹏的《鼠胆英雄》等大片、大牌云集的暑期档,小哪吒成功突围。直到现在,《哪吒》的票房依然是单日亚军,每天票房达到2000万左右。按照这个票房推算,到9月26日结束之时,应该会超过50亿。在我看来,最终票房应该会超过猫眼的预估票房49亿。也就是说,《哪吒》将会成为国内电影票房排行榜上的亚军。
之所以说几乎不可能超过《战狼2》,一方面是因为未来的是没有到来,不能把话说死,如果出现奇迹,也未必不可能成为票房冠军。另一方面是《哪吒》已经在国外上映,目前在澳大利亚上映后口碑和票房都还不错,未来还会继续在更多国家上映。《哪吒》这种神话动漫与《战狼2》题材很大不同,很可能在国外掀起观影热潮。那样的话,最终《哪吒》的总票房也很可能超过《战狼2》。
不论最终《哪吒》能否成为票房冠军,但其已经是保二争一的位置了。这样的精彩表现,想来会带来电影市场的改变。
一部现象级电影,对观众来说肯定是印象深刻的。但同时,对电影市场,对整个电影行业的影响也必将是深远的。《战狼2》成功之后,我们看到很多同类型的电影出现,说是模仿也好,说是迎合观众口味也罢,在或者说是想要超越经典也可以。总而言之,出现了不少的主旋律英雄主义电影。这在以前的电影行业是很少见的。
如今《哪吒》的成功,想来也一定会带动动漫电影的热潮、带动中国古典神话英雄电影的热潮。可以想象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孙悟空、哪吒、二郎神、姜子牙等等人物,应该都会登场。
同时,《哪吒》的成功也势必刺激电影市场。众所周知《哪吒》有1600位联合投资人,投资6000万。按照目前的收益分账,收益回报可达到二十几倍。也就是说投资3000,就可以收益七八十万,这个回报太可怕了。相信未来投资电影也会成为热门投资行业。
在我看来,一切的根本都在电影的质量。中国电影市场足够强大,观众根本不缺钱,如果电影好看,拿到高票房是非常轻松的。反过来,如果电影质量不行,口碑很低,那即使再多的大牌明星,在大的投资,都不会有好的票房回报!
我是雨天论娱乐,欢迎点赞关注!
如果算上海外票房的总票房,以现在的形势看超越《战狼2》完全是有可能的。原因有三:
一、 国内票房基础打的好,目前已经超过了45亿,距离《战狼2》的票房差距只有约11亿票房,还有二十多天的放映期,再贡献五个亿票房应该不是问题。
二、 《战狼2》爱国题材浓重,中国人看了不错,很能激发出爱国心,又有茅台等企业的包场,让外国人看没有那个情怀,加之他的制作相对于好莱坞电影和国外大片来说并不算精良,所以的他国外票房很差。《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一样,他是一部动画片,没有体现强烈的民粹色彩,制作还算精良。动画片市场一直被欧美童话和日本动画风格霸占,突然出现一个中国元素的《哪吒》给大众换换口味,所以《哪吒》的海外票房应该不错,海外的票房以美元记,换算成人民币做5-10个亿的票房还是很轻松的。
三、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很多思想是符合自由、反抗、人权的西方理念的,西方人群接受起来 容易,这也有利于海外票房的增长。
这几年中国的电影市场还是让人很欣慰的,每年都有制作还算精良影片,票房口碑双丰收,看看整个世界包括好莱坞每年叫好又叫座的也就那么几部。让我们一起支持国产电影的崛起吧,祝愿中国的电影越来越好。
很可能会追平, 吴京掀起的爱国热情和哪吒掀起的反宿命热情都是大中国崛起的时代产物,得民心顺民意观众自然买账。十年以后回头看两部电影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熠熠生辉的里程碑。中国复兴强大毕竟伴随文化的全球流行,期待中国电影征服世界影民的那一天。
从理性角度分析,《哪吒》虽然延期一个月但是想要超过《战狼》已就很难,原因有
第一点哪吒热度已有所下降,国内市场已接近饱和,该看的人群已接近看完了;第二点票房主要来源一大部分来源于中小学生,而他们马上就到了开学季了!第三点,就是外围因素,对外宣传力度不不够大,在国际上中国动漫市场太小,所以并不看好国际市场的卖点。当然也希望这次有重大突破!加油!
超小破球拿第二基本已经板上钉钉了,也就这个周的事了。速激外传一般,就开始几天新片能打,过几天票房会被哪吒再次超越的。看了下国庆前也没有啥能打的片了,诛仙可能能打点?ip不错,不过很怀疑中国能拍出好的奇幻片。推测诛仙刚上映会超哪咤票房,后面被再次反超。这样九月下旬下映前,应该也没有什么能打的片了,票房应该还是可以的。到48左右估计还能有一波给刷票房,希望能超五十亿的二刷三刷四刷的,乐观估计超五十亿应该有希望,但是超战狼2基本无望。预测如上,看最后结果吧。
望二难冲一。当年《战狼2》上映,火爆场景恍若如今《哪吒》一般,但战狼讲爱国,哪吒讲的是情怀,有亲情友情,更多的受众还是当年追捧封神系列长大的那批孩子,因为种种原因而追。说实话,一部动漫电影冲到目前位置真的出乎意料,但很高兴,作为从小到大看哪吒的这一代人,电影呈现的剧情真的很弥补。但感觉超不过战狼2了,国产电影,一京一吒,很不错。
谢邀
个人感觉这两部影片应该会不相上下
两部影片的本质不同,战狼2体现了家国情怀,提现了国家的崛起和强大,该出手就出手的决心和意志,当时那一声“开炮”,当时吴京手举国旗,真是让人振奋人心。同时当时上映时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正值印度洞庭事件的时候,这个时候这种题材的影片说实话我都嫌票房少了。再说说哪咤,寓意深刻,既有父母对于自己儿女的爱,那个用自己的命换孩子命的父亲,那句“吓死为娘了”爱着哪咤的母亲。又有不像命运低头的不屈斗志,导演通过一部大家都知道的动漫人物演出了多少人的现状和心声,可谓老少皆宜的佳作。同时,对于动漫电影可以说是里程碑的存在。
如果让我硬要选择的话,我可能会选择战狼2,不为别的只为那一声“开炮”。估计票房可能会不相上下,应该哪咤超越不了战狼2,当然了我也期待打脸,不管第一还是第二都是国人的骄傲。
今年暑期档票房的冠军毋庸置疑已经是《魔童降世》了,到现在这部电影的票房已经突破了43亿,快要达到44亿,并且该片上映期将会延长一月,到9.26号才会下映,按照目前的趋势,超越《流浪地球》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那么超越《战狼2》有没有可能呢?
豆瓣评分高达8.6分,相比当时的大圣归来8.3分,已经创造了中国动漫的奇迹。
豆瓣大圣归来8.3分
一部电影能够延期下映基本上可以说明他是电影史上的巨作。延期下线就是为了挖掘电影票房的最大潜力,让更多人能进电影院看电影。也就是说《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一部电影被大家给予了厚望。《战狼2》先不说,至少超过《流浪地球》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哪吒是中国漫画电影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以现在的势头,想要冲进前三甲想必也不难。
目前《哪吒》的总观影人次已经超过1.2亿,成为仅次于《战狼2》,创下了动画片影史新纪录,而接下来随着《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正式延期一个月,总票房势必还将有大幅度的增长,超50亿是非常有可能的,剑指吴京《战狼2》!
即便《哪吒》最终票房超过50亿,但是想要超越《战狼2》的56.8亿影史纪录还是非常困难的。当然《战狼2》毕竟投资比《哪吒》高很多,论投资回报率来说,《哪吒》6000万的成本最终大爆40多亿的票房,确实堪称奇迹!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30亿,真的有那么好看吗
这部电影,确实 很好看,我还准备二刷,而且在我们的亲戚朋友们都看了,感觉非常好看,而且还是一部特别适合全家人一起看的,尤其是小孩子到大孩子也都非常适合看。
首先,剧情有热点有泪点有笑点,从炒冷饭到一锅热腾腾的大餐,真的是符合了大众的审美和接受能力。
哪吒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这个小孩童的形象伴随着我们几代人,但是,现在的形象把小哪吒变成小恶魔,丑萌丑帅的,让人真的是特别喜欢,尤其是对李靖形象的改编,让他从以前的“冷酷工作狂”的父亲变成了今天“父爱 如山,对孩子宁愿以命换命”的亲情父亲,这真的是太让大家喜欢和愿意看到的了。时代 在进步,父亲也在成长。
哪吒以前是削骨肉还父母,看得让人胆战心惊,如今是背负天命,去和命运相抗争。临走之前的跪拜父母,激泪无敌!
以前哪吒和三太子是一对敌人,他们打斗得不可争割,哪吒曾把三太子抽筋扒皮,现在却变成了最友好的朋友,两个人手拉手一起抵抗天命 ,最终都去掉肉身,化成一对孤零零的魂魄。确实是非常让人感动。
再次,就是美工的强大,动漫的崛起。
别的方面且不论,但 是,这部动漫做得那么 惟妙惟肖,形神俱备,尤其是龙太子变身,那申公~公~公豹变身,那么细致那么纤毫毕现,真的很让人感叹。尤其是哪吒的小肚兜都感觉毛绒绒的,好可爱。所以,在视觉上你是绝对不会失望的。尤其是后面,哪吒突然变身,那种超燃的气氛足以打动每一个人。
最后就是中国元素的无处不在。
这是我们自己的动漫,确实有很多中国元素在里头,尤其是看到熟悉的场景和动作和衣服,谁不欢喜 !
哪吒和三太子快乐地踢键子。我们的广场上,不处处可见踢键 子的人吗?尤其是那一对“哪吒和三太子的老年生活”,看得多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