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在欧洲的经济形势来看,德意志银行会破产吗?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目前的欧洲经济形式,受疫情的影响或较为严重嗯,德银呢?在历史上,实际上出现多次的一个金融危机,但每次都出现了一个嗯,危中有机险象,环生中生存的一个现实情况,此次呢?作为德银而言呢,仍然面临一个较大的危机挑战,但是从德银在德国,欧洲的地位来看,其出现破产的可能性,目前来看不大。
先简单介绍下德意志银行:
德意志银行,即德意志银行股份公司,是德国最大的银行和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德意志银行位列223位。
同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德意志银行排名第260。
2019年7月,发布2019《财富》世界500强:位列239位。
我摆数据并不是说秀一秀德意志银行优秀面的成绩,就称他不会破产,枉下定论。
虽然我不知道这位老哥看到什么触目惊心的数据,但是08年的金融海啸导致了雷曼兄弟控股公司(6910亿美元)的消亡,这已经让世界各国得到警醒。
作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论为自身还是欧洲整体经济安全考虑,破产暂时不可能出现的,否则不光光是欧洲经济体开始崩塌,新一轮的全球金融海啸就会到来。
老美外债都超过全年GDP 多少了,政府部分机构几度停摆,也不见美国宣布破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德国在西线制订的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A 一战分为两个阶段 其中,马恩河战役属于第一阶段中,德国企图在西线发动攻势,速战速决,但由于法、英、比军的抵抗,致使原计划破产 B、C两项属于第二阶段,还有东线的俄国夏季攻势。
外媒:从波音、再到北溪2,美企信任度会受到影响吗
肯定有影响!赶紧倒闭了吧!人在做天在看整天想方设法的去抹黑中国人亚洲人!早该倒闭了!一个西方国家不老老实实呆在西方整天操着别人的事!天天想着整垮这个整垮那个烦不烦?大好的世界难道非得弄的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这对他就是有多大好处?天道有轮回苍天放过谁?倒闭吧赶紧!所有关于他美国的企业都倒闭吧!画个圈圈诅咒他们!
据俄罗斯最大通讯社塔斯社3月12日报道,美国能源部长当天表示,为防止欧洲盟友因“北溪-2”而陷入对俄罗斯能源供应的依赖,美国正在研究针对该项目的更多惩罚措施。对此,俄总统新闻秘书就回呛道:美国应当想的是,在欧洲怎么把自己的高价天然气卖出去。美俄两国毫不相让,那欧洲这些手握“选择权”的国家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事实上,围绕“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欧洲各国态度始终难以统一。德国出于能源和商业利益需求,一直是“北溪-2”项目最坚定且最主要的支持者。根据欧洲统计局数据,德国进口天然气中的50%至75%来自俄罗斯。由于“北溪-2”经波罗的海直接连通俄、德两国,其建成通气后,德国将不仅满足自身天然气需要,且将成为俄天然气输往其他欧洲国家的重要枢纽。
但波兰等国则多次对“北溪-2”项目表示反对。波兰和乌克兰担心,俄罗斯将减少或停止经过两国向欧洲输送天然气,这将给两国带来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损失;欧盟方面也指出,这会影响欧洲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有关俄德天然气管道北溪2线的建设争议一直在持续,但从最新情况来看,这些国家似乎正在达成一致。
德国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欧盟国家正在商量一个“两全”方案,即通过修订欧盟的天然气法规,对该项目制定更严格的规定。但同时确保这一造价数十亿欧元的项目本身不会受到威胁。也就是说,尽管面临美国的惩罚压力,欧洲国家目前更倾向与推进“北溪-2”项目的顺利进行。
欧洲各国在“北溪-2”项目上的态度十分玩味——分歧-反转-站到美国对立面,而这似乎也与各国此前对待华为的态度几乎如出一辙。就拿美国十分重视的“五眼联盟”来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早前曾明确表态将拒绝华为,英国最大电信服务运营商电信BT也宣布将华为排除在竞标供应5G核心网合同的名单之外。但随后不久,这几个国家及当地运营商就相继转变态度。
英国方面“率先”得出结论,称5G网络使用华为的通讯设备所产生的风险可控;紧接着新西兰官方也明确表态,从未将华为排除在新西兰5G建设之外;此外,加拿大本土两家电信企业也正请求该国政府给华为设备“开绿灯”。这几个国家态度的反转让“五眼联盟”瞬时间变得貌合神离,它们与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似乎也越来越大。
不仅如此,这几天引发广泛关注的“停飞波音737 MAX”事件也从侧面体现了各国对于美国的态度。波音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商之一,同时还是白宫政客们当之无愧的“金主”,停飞对于波音公司造成的损失最终也会进一步影响到美国政府和美国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对波音采取的行动也绝非禁止一家公司这么简单,就比如加拿大在宣布停飞波音之后还会刻意强调:澄清之前没禁不是因为美国施压。
不少国家如今已经不再盲目地听从美国,就连一开始“站队”美国的盟友现在也都纷纷走到美国的对立面。《金融时报》对此就解读称,出现这种现象最大的原因是全球对美国的信任度下降。这样看来,美国或许已经在承担其近年来的“任性退群”、高喊保护主义等行为的后果。
北溪2不是美国企业的事情吧,这是政治事件与企业无关,737Max8坠毁才是企业问题,肯定对美国企业的信誉会造成冲击,尤其是开始处理不当,必然危及美国航空工业整体信誉,后续处理波音必须做好,千万不可小看这次事件的影响力,很可能带来持续的负面效应。
为什么北欧某些国家破产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没有一点影响,难道国家破产没什么可怕吗
谢谢邀请!
我认为这个问题主要是对欧美国家的运行机制不是很了解,据我了解的,欧美国家的破产,和普通民众来说关系不大。
为什么捏?
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藏富于民
而是由国家的体制决定的
欧美政府通俗来讲,就相当于一个大公司,所有的决策不是有总统或是首长或者女王说了算
他有参议院,内阁
收入的来源主要是税收
如果开销过大,入不敷出,那么很有可能破产
更重要的是,中央银行,比如美国的美联储,其实是一个私企,并不是国有公司,发行美元,主要是美联储的决定,和美国政府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说到这点肯定很多小伙伴们感觉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就是这样的
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他们的银行就是私有,是财团决定。
有一个治国理念,叫"藏富于民“。苏联解体后,卢布狂贬一万倍。百姓手中的现金,银行中的存款,,,全没了。社会竟末出现大动荡。二战时期,美国发行战时公债,以此支付了百分之四十的军费。藏富于民,社会才能真正稳定。
冰岛破产是因为大银行负债高,而这都是政府为了发展金融缺乏管制银行业导致的,当初08经济危机冰岛大银行负债1000亿欧,无力偿还,政府没钱救市宣布破产,人均负债33万欧。后来货币贬值80%,1/3的冰岛人想移民跑路,总理都建议民众自发捕鱼解决粮食危机。现在金融危机过去了,冰岛自然慢慢恢复元气,但是当初还不是过了苦日子,甚至被易贝上2美元起拍。
有些人其心可诛,以为国家破产闹着玩,是不是想整中国,到时候你以为百姓会好过,多少资产会被外国贱买,还藏富于民,货币崩了你拿什么藏富。别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蛊惑,他们财产都转移到国外了,就想国内出问题,他们做梦到时候回来捞钱。
来说说这个“国家破产”的话题:
国家破产,英文单词是national bankruptcy , 通俗讲就是“资不抵债”;一个国家金融财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其进口商品所必需的外汇,或是其主权债务大于其GDP;
题主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这就是耳熟能详的冰岛主权债务危机;冰岛借了1300多亿亿美元的债务,而它的年GDP仅为190余亿美元;最后不得不宣布国家破产;
其实,按照“资不抵债”这个国际公认的国家破产标准,世界上处于“破产”状态的国家多了去了;比如国际评级机构按照这个标准就“认定”已经有28个国家达到了破产状态;
最近加入破产国家行列的国家有阿根廷、加蓬、印尼、马达加斯加、摩尔多瓦和瑙鲁。
其实,所谓国家破产是一个悖论;因为国家主权是不容侵犯的,国家也不可能破产;只不过继续想别的方法借钱;还有一条路就是债务违约受到惩罚继续借钱;
比如最近发生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就是一例:希腊政府为了选票,承诺选民们各种各样的社会福利,但是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一直都没有很好解决;
没办法了,只好向欧盟借吧!借钱需要抵押,希腊政府就只好用土地来抵押;后来齐普拉斯上台甚至考虑赖账,以退出欧盟来相威胁,以避免政府破产;
后来还是德国拉了希腊一把,没有强行拍卖希腊的领土;继续由欧盟提供贷款,但是前提是政府必须对慷慨的社会福利进行改革;必须过“紧日子”;
简单说,政府破产并不会影响到公民的实际收入,因为你的工资不是政府而是企业老板给的;受影响的是某些社会福利,比如说养老金以及各种政府补贴;
就在冰岛宣布政府破产的那一年,我在国内接待了一位来自冰岛旅游的朋友;据他说,国家破产对他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他是带薪休假来中国旅游);
再比如说美国吧!美国的GDP大约20万亿美元,而美国的债务就达到了23万亿美元;美国是不是会破产呢?国际评级机构对美国发行的债券评级一直都是三个A!
冰岛之类的国家,政府是无法为全民作主的,任何政府签署的协议书,必须要经全民认可才行,多党制度下,必须要议会全体议员通过才行,如果政党之间僵持不下,必须要全民公投表决,所以讲政府部门不能代替百姓去签署一些条约,光是政府同意,这是不算数,政府想加税费也是说了不算数,必须要议会多数人同意才行。
国穷民富,国家是大多数人作主,政府部门只是大家选出来的国家服务机构。
当主权债务危机,这是政府部门无节制借的债务造成的,政府又无法偿还债务能力,又无法扩大税收来,兑现债务危机,政府信誉受损害,与百姓无关紧要。
在民主制度国家里,千万别把政府等同于国家,在民主政治制度的国家里,玩这样套路根本就行不通。
大不了以后政府借款时困难重重的,那是政府不守规矩造成的,政府破产与百姓无关,这样避免了政府任性妄为,借款方也不敢乱贷款了。
小国破产,是因为小,生活不受影响是假话,伊拉克曾都是世界首富,几颗炮弹就完。大国破产可不一样,前苏联解体,至今那人民是真惨!要那么好,美国先破产看着,所以坚决不听忽悠!
国家破产是个什么概念?对那些小国家而言,主要靠外援过日子的,国内产值用来补充老百姓福利。所谓国家破产,我看纯粹是为了博眼球的所谓花边新闻。某些小国家,在国际上基本不承担什么义务,他怎么破产。一个国家怎么破产?我不是经济学家,不懂经济理论,但浅显的道理还是略知一二的。不能用企业资不抵债就破产的概念来衡量一个国家也会破产的概念。所以说,一些概念性说法与民生不太搭边。所以国家破产没什么可怕。
砸600亿裁1.8万人,百年德意志银行怎么从华尔街热门到黯然退出
德银至少在欧洲,是实实在在的“宇宙行”一般的存在。最新数据显示,德银的总资产规模达到1.77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如对比GDP数字,德银将排到全球第9,比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GDP都高。
上周日(7日),这家巨无霸银行宣布了一项惨烈的自救计划:
为了将运营成本降低1/4,德银准备在2022年前裁员1.8万人,预计业务重组成本将耗资7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72亿元)。
更重要的是,德银还宣布退出全球股票交易业务,并缩减投行规模。这意味着这家曾经打算“挑战高盛”、全面进军投资银行业务的巨头,未来将退回商业银行的“老本行”,以吸储放贷等传统业务为主。
德银周日(7日)宣布,为了在未来几年内将成本降低1/4至170亿欧元,将退出全球股票销售和交易业务、缩减投行业务规模,并在2022年前裁员1.8万人,将该行在全球范围内的员工总数控制在7.4万人。
据路透社等其他媒体报道,其实德银此次的裁员最终可能多达2万人,在其9.1万人的总员工中,将有超过1/5的人会被裁掉。
官网显示,该行在悉尼、东京、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主要亚太地区办事处约有4700名员工。此外,虽然德银没有给出裁员的地域分布,但该行的股票业务主要集中在纽约和伦敦。外界普遍预计德银在欧洲和美国的其他城市也将大量裁员,连德国大本营也无法幸免。
一百多年历史的德意志银行将迎来最艰难的时刻,过去几年德银被美英等国金融监管当局罚款超过一百亿美元,现在又开始断臂求生,裁员1.8万人,花费74亿美元重组。那么德银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一、德银的衍生品黑洞
德意志银行2018年财报,德意志银行的衍生品总头寸一共有43万亿欧元,接近50万亿美元。而2018年美国GDP20.5万亿美元,中国GDP13.4万亿美元,德国GDP4万亿美元,世界GDP85.8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德意志银行的衍生品头寸是美国GDP的2.5倍,中国GDP的接近4倍,德国GDP的12倍多,世界GDP的近60%。
虽然说衍生品里有很多风险都是可以对冲的,但接近50万亿美元的庞大规模,稍不注意,就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2018年金融危机前,雷曼兄弟的住房抵押贷款2008年第一季度为6394亿美元,第二季度为5187亿美元。就是这5187亿美元的房贷衍生品压倒了世界上最成功的华尔街投行巨头雷曼兄弟,并引发了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2008年下半年,在雷曼兄弟倒闭前的几个月,场外衍生品交易总额达到了35万亿美元的峰值,那是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而现在德意志银行手里的衍生品总额为50万亿美元。
摩根大通早在2013年就指出德意志银行巨大的衍生品问题是德意志银行当前最大的风险。德意志银行衍生品敞口还会带来更大的风险。若德意志银行的危机持续恶化并演变成信心危机,德银的衍生品合约将会冲击全球金融业稳定。
衍生品是一种基于其他资产价格的一种金融合约。德意志银行的衍生品交易为全球所有金融机构中规模最大的。德意志银行的衍生品交易规模顶峰2013年时超过75万亿美元,是德国GDP的20倍。德意志银行的衍生品交易规模占到全球衍生品交易总和的12%。跟德意志银行相比,雷曼兄弟只是家来自华尔街的小公司。
最新数据显示,德银的总资产规模达到1.77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比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GDP都高。但德银在美股的股价已经从2014年的高点54.49美元下跌到7月9日的7.28美元,市值仅为165.85亿美元。
二、德银的投行梦,与华尔街的战斗
不请自来。德意志银行如今遭遇的困境令人唏嘘,这家银行曾是全球第一银行,如今也不得不断臂求生。
德国最大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德银)7日宣布将大规模削减投资银行业务,预计将在全球裁员约1.8万人。这是自金融危机后对业务最大规模的一次重组行动,新部门将逐步减持74亿欧元的风险加权资产。据悉,德意志银行第二季录得净亏损28亿欧元(约合31亿美元)。
1993年, 德意志银行全面收购了澳大利亚投资银行——贝恩公司;1998年11月德意志宣布计划收购美国着名的投资银行——信孚银行 ;2002年, 德意志银行完成了对苏黎世金融集团旗下的苏黎世斯卡德投资 的全面收购。之后的时间一直到2008年可谓是德意志银行的黄金时代,这段时间内德银培养出了一批世界顶级的固收专家,他们利用衍生品为德银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行。
伴随着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作为华尔街的重要投资银行在雷曼兄弟倒闭、贝尔斯登重创的情况下,德意志银行自然难以独善其身,然而在次贷危机之后,其他投资银行慢慢地缓过气来,德意志银行却似乎没能做到这一点,德意志银行的资产规模由2008年初的2.2万亿欧元下降至2017年末的1.47万亿欧元,可以说不仅没能实现业务回春,反而遭到重创,一直到了现在的退出全球股票销售和交易业务、缩减投行业务规模。
1938年,纳粹党扩张崛起,英法绥靖所造成的后果
绥靖政策是指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英国、法国、美国等为代表的国家姑息纵容战败的德国恢复扩张、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国内革命的打手。1938年的慕尼黑阴谋将“绥靖”推向了顶峰,造成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被德国侵占的既成事实。继而,欧洲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国沦陷,到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随之破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各国遭受严重创伤,战后经济恢复缓慢,以英法两国为代表的国家急需恢复经济,虽说法国被称为欧洲第一陆军强国,但其经济低迷,政局不稳,内阁频繁更换。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上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博弈,而此时的美国也不愿看到新兴的苏联的壮大,便与英法一道,密谋以牺牲小国利益,将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又可称之祸水东移)。
1929年的经济危机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遭受沉重打击,经济大幅下滑,军费不断减少,军费的减少导致了军队的衰弱,进而对德国控制随之削弱,德国趁机开始突破《凡尔赛条约》,英法等西方国家为阻止苏联的强大和影响,也把德国当作反对和阻止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当德国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政权后,英法等国姑息和纵容德国的对外扩张,竭力把苗头引向东方的苏联。一战之后的和平主义思想、厌战畏战情绪也相当盛行,在法国尤其严重,英法等国的统治者既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又是这一思潮的推行者,绥靖政策只是他们推行这一思潮的产物。在英、法、美的绥靖政策纵容下,德、意、日三国加紧了自我膨胀和对外侵略扩张,先后有1931年日本主动挑起九一八事变。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公然扩军备战。英、法、德、意四国秘密签署《慕尼黑协定》,英法绥靖主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助长了德意日对外侵略和扩张的野心。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迫对德宣战,绥靖政策走向失败,然后是法国一个月战败,英国逃过英吉利海峡。
世界迫近了战争边缘。
德国是后崛起的强国(一次世界大战前综合国力位居欧洲第一),而老牌西方列强已经把世界瓜分殆尽,为了获得市场、资源、殖民地等,德国与英法等传统强国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获取“生存空间”,德国支持奥匈帝国以萨拉窝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德国败北,丛林法则下,德国被宰割(日本正是投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得以窃取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民族仇恨在德意志民族心中酝酿。
一战后法国成为欧洲大陆霸主,这种局面是英国不愿见到的,奉行欧洲均衡政策的英国实行了“抚德抑法”的政策。一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为西方国家公敌,英法美等国家在消灭苏联方面取得共识。所以,二战全面爆发前世界范围内发生了许多诡异事件,其实都是德意日这些充满野心的法西斯国家和英法美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相结合的产物。
希特勒的出现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他成功点燃了德意志民族内心的怒火,也引发了德意志民族历史的诉求,战火已经不可避免。客观上,绥靖政策大大加速了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步伐。
但英法美采用了“绥靖政策”,其核心是:牺牲其他小国(弱国)利益,壮大德意日实力,寄希望于德意日攻击消灭苏联(祸水东引),达到坐收渔利的目的。德意日成功利用《反共产国际协定》迷惑了英法美,骗取英法美实行绥靖政策,达到暗度陈仓大力发展自身实力,为最后大战做好准备。在“抚德抑法”、绥靖政策作用下,一系列“诡异”事件发生了:
1931年9月,容忍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公然撕毁凡尔赛合约,重整军备。8月,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案。10月,容忍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
1937年7月,容忍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英日签订“有田——古莱琪协定”。
1938年3月,容忍德国吞并奥地利。
绥靖政策高峰来了,1938年10月,英法伙同意日与德国签订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德国,不满足的希特勒顺势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英法美(尤其是英国)深感得意,似乎看到了纳粹钢铁洪流摧毁红色苏联。
当时欧洲的实际情况,我总结了一下。我把前因后果与读者作一个分享!
虽然德国🇩🇪在凡尔赛和约中被割走了八分之一的士地,且失去了所有的海外领土,先天条件比帝国时期拉下了好几个档次。带随着奥匈帝国的分崩离析。以及红色苏联的脱离欧洲资本主义正义。德国的四周只剩下了人口和工业潜力。都远远不足,自己一帮小国。根本不足以成大器。
而随着德苏两国在纳帕洛条约中的握手言和。更是使得德国的陆地形式反而比之以前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了极大的改善,被法国竭力扶持,放在东方牵制德国的波兰,就首当其冲的处在两个大国的夹击之下。这个在大战结束后才得以独立的国家与德苏两国都有着深重的积怨,德苏联合使得其连自保都成问题。更别论在东线牵制德国了。
在波兰反被苏联微压难以西顾之际。唯一能让法国用于签字德国的。就只剩下东南面的捷克斯洛伐克了。然而,就算是这个国家继承了,昔日奥匈60%的工业,但它的人口和国土面积都较那个庞大的二元帝国差距悬殊;而奥匈崩溃后所因为各国独立而产生的林立关税壁垒,令这个(穷兵)很难真正的《武》起来的!因此,这个国家对德国的牵制也相当有限!
希特勒非常聪明😄的,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并将这把放在德国侧翼的刀抽出、成为自己征战世界的助力!
至于法国和比利时,也同样只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法国在战争中受到的创伤尤甚于英国🇬🇧,近170万人的死亡和430万人的伤残,对于战前总人口还不到4000万人的国家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
整整一代精壮的男性在西线堑壕的绞肉磨盘中死绝,法国为戴上这个胜利者的光环而流尽了鲜血!
而德国🇩🇪虽然也蒙受了巨大的伤亡,且在战后饱受割地赔款之欺凌,但其本土工业构架却并未遭到破坏,仍旧保留下昔日那个冠绝欧洲的薪火潜力。只要能够有一段稳定的发展时期,德国🇩🇪在经济和工业总量上重返巅峰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可以肯定的说,德意志必将在这个有利的欧陆形势中重新崛起,并再度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强盛的国家!
对于英国来说,谁也没有预计只会进行3……5个月的战争,最后竞然在残酷的消耗和对峙中持续了4年,这直接导致日不落帝国的百年积累灰飞烟灭,并被新崛起的美国毫无任何悬念地挤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这就是当时英法两国,为什么要开展绥靖政策的真实写照!在经济和工业都受到重创的情况下,完全是用无可奈何的眼光,看着德国🇩🇪在飞速的发展!
战争的破坏力远远大于,国家的生产发展力!和平!才是这个世界发展的良药!
1933年,德国举行大选,希特勒当选为德国总理。希特勒上台,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疯狂的扩军备战,大肆向外扩张。面对德国人的步步紧逼,英法采取了绥靖政策,坐视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以致于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恶果。那么英法为何要采取绥靖政策?
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极具破坏性的战争,战争对英法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英法在战争中几乎损失了一代人,国力也受到严重冲击。英法国内几乎没有人愿意再打仗,反战情绪非常高昂,英法政府对战争畏惧如虎,特别是政府领导人提都不敢提。谁敢重启战争无异于政治自杀,甚至可能会遭到物理消灭(刺杀),因此英法宁可姑息养奸也不愿意和德国火拼。
第二,执行绥靖政策最符合英法利益。对于英国人而言,英国人向来奉行大陆平衡战略。一战后德国被削弱,奥匈帝国崩溃,法国在欧洲大陆一头独大,因此英国需要扶持德国来制衡法国。事实上,德国人破坏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恰恰是从英、德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开始的,英国人是绥靖政策的始作俑者。对于法国人而言,作为德国的邻国,一旦开启战争,法国必然首当其中,成为最大和最直接的受害者,所以法国人也不愿意去招惹德国。
第三,英法低估了德国人的野心。英法认为德国人只是想夺回一战前失去的权益,只要英法满足德国人的要求就能安抚住德国,加上英法在德国周围布置了严密的防御封锁体系,英法认为德国人是翻不了天的。可是英法没想到的是德国人不仅突破了包围,还把包围圈里的所有国家都给干翻了,尤其是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连一点作用都没有发挥。
第四,德国人吞并奥地利走的是合法程序。奥地利人其实就是德国人,奥国全体居民投票同意合并,而苏台德本来就是德国的,他们要求和德国合并,英法也很难阻止,毕竟德国不仅有大棒还有民意。
第五,英法执行绥靖政策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想要祸水东引,利用德国人来对付更危险和邪恶的苏联人。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所以英法对德国宣而不战,故意纵容德国吞并波兰,和苏联人直接相对,促成了苏德战争。
美国高科技产业破产了吗?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了吗
美国高科技产业破产?这可能是一句玩笑话吧!在高科技产业,美国至今仍然牢牢握住它的制高点,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从美国围堵华为就知道它的高科技产业有多强了,如果不是华为早有B计划,备胎,可能就像中兴那样缴械投降了。
不可否认,美国产业有空心化,但这大都是一些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了海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美国继续保留这些“不赚钱”的制造业,是没有必要的。而真正的高精尖技术研发和高利润行业,一直牢牢握在美国手中,占据了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很多高端。虽然美国制造业产值已经远远落后中国,但规模仍然很大,截止2017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还有22494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日本、德国、韩国的总和。
不过目前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也并非天下无敌,也会受到挑战,比如5G,华为就走在前面。但是美国的做法实在令人不齿,如果换作我们国家,看到他国的高科技公司那么强,我们会去研究它,向它学习,然后青出于蓝!而美国则不然,一旦有谁威胁到了它的高科技产业,它就会动用国家力量,无所不用其极,不择手段的去围堵、打压,以保持自身的优势,这可能是中西文化的不同吧!
宣传需求😜谁信谁白痴💀🇺🇸非常清楚大而不强僵而不死的高技术企业是没有创新能力的存在💀这些大企业早就是更加碎片化小型化零时化🍎创新力更快更强的小公司小团队状态😜♻️🍎
有人说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几乎“倒闭”,几十年后依然位列世界经济强国,这是为什么
底蕴和扶植,战败归战败,并不是亡国灭种了,毕竟人还在,国家还在。
德国日本都是二战的战败国,尤其德国,战败两次,崛起了两次。他们的崛起并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一个情况。国际因素国内因素都很重要,自身的努力和外界的扶植,共同造就了日本德国战后的崛起。
国际支援
二战结束后,日本德国就是两大废墟,在这两大废墟上,建设国家,可以说是挺困难。单靠他们自身,是根本无法快速重振旗鼓的。德国战后分为东西两德,西德是美国对抗苏联的桥头堡,自然是重金扶植。而日本同样是作为远东地区美国的一个重要基地,美国自然是支持的。
德国日本虽说是战败国,但是德国日本并没有履行战败国的义务。参考清朝末年的一系列战败,清政府都是割地赔款,而德国日本并没有进行什么太多的赔款,这样就省下了一大笔钱。而美国都在这两个国家注入了大量资本,这些资本刺激了两国经济发展。有了钱,国家机器才能高速运转。
自身底蕴
德国日本都是有一定的底蕴的国家,德国的教育水平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而日本也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了全面教育。德国虽说战败了,但是他们的高校可以为德国提供很多人才供国家发展进步。而且,这两个国家都受到了军事上的制裁,国防开支大大缩水,这也是一大笔钱。而德国日本将这笔钱都投入到了教育事业上,这就让他们有了更多的人才储备。
二战结束后,朝鲜战争爆发,日本可以说是美国在远东的大本营,美国的很多军需都是来自日本。日本这个时候不用管别的,只要开足马力生产就可以了,几十个亿美金的订单,让日本又有了强心剂。
日本德国在战后都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的技术与产业,这让他们的技术非常强大,配合国内人才的涌现,让这个国家机器非常快速的运转。他们的崛起,和他们本国人的努力和国外支援分不开的。
德国跟日本本身就是强国,二战前,德日的经济和军事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分解为东西德,分别由苏联和美国扶持,在两大强国的帮助下,发展也还可以。日本投降后,本来被美国占领,但是朝鲜战争爆发以及后来的冷战,日本成为了前沿,美国由过去的惩罚改为扶持,另外,日本和平宪法规定了自卫队的规模较小,国家资本基本上都投入到了经济发展中,于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日本再次崛起了。
其实,德日两国本来就有较为长远的历史文化,民族凝聚力强,又都重视教育,因此,只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两国都能迅速的发展起来。
德国和日本在战后的崛起,是由复杂的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说简单点,一方面西德和日本战后的战略位置关键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持。另一方面,德日两国本身工业底蕴比较深厚,虽然被战争摧毁了大部分工业成果,但是人才还是有的。
(美国驻日本军事基地)
德日两国的崛起主要原因如下:
1、这两个国家本身具备很强的奋斗精神,本身具备工业强国的底蕴,人才不少,又能埋头发展。
2、冷战时期,两国战略位置至关重要,西德位于美苏两大集团欧洲对峙的最前线;日本又是美国在远东地区遏制东方世界的桥头堡,所以西德成为美国马歇尔计划最大受援助国之一,日本则趁半岛战争发了一大笔财,同时得到美国的松绑和技术输入。
3、战后德日两国几乎都是一片废墟,老的国家制度也几乎被摧毁殆尽,反而改革进取更为容易一些,正所谓一张白纸好作画。在英法忙着收拾自己的历史遗留烂摊子,同时还为大片殖民地闹独立整的焦头烂额,挣扎在收缩和转型的迷茫期时,德日已经开始构建新型的社会关系了。
(美国驻德国军事基地)
总结一句话,战后德日两国崛起,就是美国大佬带着两个根骨不俗、又勤奋好学、又了无牵挂一心向上的徒弟攀登武道巅峰,成就了一位西边的欧洲一哥,一位东边差点买下美国的范犟青年。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单干,在他们崛起的路上,有人是帮了大忙了。
二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和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二战后,德国被一分为四,后来美英法占领区建立联邦德国,苏占区成立民主德国。
德国在二战时把英法都快打废了,现在英法好不容易打赢了,并且瓜分了德国,本来应该要敲骨吸髓好好补补的,但是冷战的爆发使西德成为资本主义阵营的桥头堡。为了使这个桥头堡发挥他该有的作用,英法美等国纷纷放弃了赔偿,转而开始支援西德经济的发展。
法国和西德这欧陆上的两个老冤家也摒弃前嫌,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后来又成立欧共体,西欧几个国家互相利用,帮助。共同发展。西德本来工业底子就厚。在这个良好的大环境下迅速恢复。
后来成立的北约,又使西德能节省大量国防开支来发展国计民生。短短二十多年,西德就从一个残破的废墟成为一个全世界排名前列的大经济体。
东德虽然被苏联管制和剥削的厉害,但是也是东欧国家里经济发展最快的。统一前,东西德国都被世界银行列为世界十大经济体之一。统一后,东德虽然不如西德,但是在西德的带领下也是迎头赶上。现代的德国还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
而日本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主要靠的还是美国。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也成了远东地区资本主义阵营的桥头堡。美国开始大规模扶植,帮助日本,对日本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援助性基本生活物资出口,对日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上都进行了很重要的帮助。
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成了美国的后勤基地。这和后来越南战争爆发后韩国的地位差不多。战时,美国从日本那里订了二十四亿美元的物资,占了当年日本出口总额的一半多。给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
战后,广大亚非拉国家独立,这些国家刚开张,经济基础都很薄弱,为了尽快振兴国内经济,大多都采取廉价出售出售国内各种矿石,石油资源。那段时间真是个好时机,日本趁机大肆进口各种廉价资源。一来助力本国工业体系的恢复发展,二来经过简单的加工,出售给世界各国捞外汇。
德国会分裂吗
德国1988年的再次统一,是全民众望所归,德国作为东西方思想并存的国家,这与英国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
德国是欧州走廊的十字路口的国家,思维方式完全有别于英国人,从1871年俾斯麦统一全国开始,德国民族意识就形成了高度一致性,统一不光是领土上的统一,而且是德意志民族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
尽管政见不同,党派不同,但民族主义意识是相同的,所以讲德国不会有分裂的可能性。
自德国统一以后,西德已经全面否定了东德的一切成就,并且让东德原来有价值的企业全部都私有化或者破产。
对于那些东德原来的人民,他们把他们吸引到西德去,作为廉价劳动力,年龄大的就留在老家拿最低生活保障,有的拿生活保障拿了二三十年。再过一顿夫妇就是前东德的,东西合并的时候,他们已经50岁了,找不到工作,所以就一直拿生活保障,拿到80多岁。
这些老人家实际上是最希望恢复东德原来体制的,但是他们没有工作没有钱,所以在社会上是没有话语权的。
年轻人完全接受的是西德的教育,西德全面否定了东德,并且每天在自己的德国电视一台电视二台上面播放前东德的纪录片,播放的内容全部都是带有污蔑性质的。
很多前东德的老人讲播放出来的片段都是经过剪辑,非常的片面,并没有反映出当时东德的成就,但是媒体这么说,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没有话语权,在德国这样的国家谁有钱谁才能掌握媒体。
西德政府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防止那些想要恢复东德的人获得话语权。
毕竟东西德合并以后,德国还是有红色性质的政党的,但是他们很难在德国拿到选票,最多也就是通过联合执政的方式占到一部分的小额选票而已。
从德国的媒体和新闻报道来看,他们是非常反对红化的。所以他们的媒体一直把中国当做负面的案例来进行报道,从来没有客观的反映过中国的现状。
再过几十年,原来钱东德的遗老全部死光以后,根本就不会有人想着要把德国分开了。可以说可以说,红色性质的政党在德国的市场,还不如他们的新纳粹。
如果德国要发生分裂,那也不是因为东西德的原因了,最多是因为巴伐利亚地区,因为太有钱了,看不上其他地区的人。
同样是豪车,奥迪为啥能成为德国的官车?奔驰宝马就不行
在德国他们买车都很随意,年轻人都会选择宝马,中年人(事业小有成就)都会选择稳重的奔驰,买不起奔驰宝马的,又有点钱的都选择了奥迪,官方总不能拿最豪的车来当公务用车,所以就是奥迪了呗。
许多不懂装懂的解释……最简单的奥迪是最早研发防弹车的,而奔驰宝马并没有,过了差不多10多年后了奔驰宝马才涉足防弹车车型,另外,大众公司奥迪属于国有企业,奔驰宝马是私企,奥迪低调奢华,奔驰宝马高调多像暴发户,所以德国政府肯定优先选元首创造的、自己国企的奥迪!
首先在国外人眼里奥迪的性能和技术不比奔驰宝马差,只是国人认为BBA中奥迪稍逊前两者;其次奥迪是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品牌,而德国政府是大众汽车集团公司最大股东,有这层关系,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官车用奥迪了,人家是有背景的呢[大笑]
这个问题很简单,大众汽车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商,产销量均排名全世界第一。是德国汽车工业的骄傲,而大众旗下的豪华品牌有宾利,布加迪,保时捷,奥迪等四个。宾利英国血统收购过来的,布加迪保时捷专注跑车,外交专车要用纯德国血统的豪华房车,奥迪是唯一涉及全系车型的豪华品牌,而且品质和知名度和奔驰宝马比肩。所以德国国家元首甚至部长级的官员外交用车基本选奥迪A8。国家名片嘛。奔驰宝马也是纯德国血统,口碑也很响,但还是比不上大众集团在全球的影响力。简单说一句吧,奔驰宝马公司倒闭了德国人会觉得很伤心遗憾。但如果德国大众倒闭了会引发德国汽车工业大地震。经济倒退二十年,这回明白了吧?